打开APP

牛奶有忌讳 不宜与牛奶同吃的食物

牛奶中的蛋白质80% 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橘子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2015-02-13

牛奶并不是万能 当心这样喝牛奶如同喝毒药

[导读]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即能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又能滋养容颜!但普通人对于营养尚存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对身体造成伤害!牛奶营养价值高,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营养补充品。不过有些人会因为自己的口味,对于牛奶的喝法有所不同。但是原来这些饮法不代表健康的! 一、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能量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

2015-02-13

牛奶饮法九戒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即能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又能滋养容颜!但普通人对于营养尚存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你也是这其中一员,则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内容!一、牛奶越浓越好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

2015-02-13

牛奶的营养新吃法

人人都知道奶是一类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但是若问日常怎样消费牛奶和酸奶,绝大多数人却只有一个答案:喝掉。难道说,奶就不能“吃”掉吗?如果能,它们该和什么一起吃呢? 奶和面食 牛奶不仅与各种粮食都能发生营养互补,它和需要良好弹性和韧性的面食更是绝配。无论是制作馒头、面包、包子、饺子和面条,都可以用牛奶代替白水来和面,或者直接添加奶粉。

2015-02-13

白领半数处亚健康 喝牛奶改善疲劳

前不久,卫生部对十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比高达48%,其中北京达到75.3%,上海达到73.5%,广东达到73.4%。专家介绍,现在“白领”阶层,几乎每天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精神压力很大。如果长时间积蓄,大脑超负荷运转,妨碍了大脑细胞对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度,植物神经系统失调,会导致脑疲劳,从而引起全身的“亚健康”症状。

2015-02-15

美国检测人员从宾州牛奶中发现大量致病菌

空肠弯曲杆菌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近日,美国马里兰州的卫生官员从两桶未开封的原奶中检测到大量的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这些奶品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农场。 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多例疾病与空肠弯曲杆菌相关,马里兰州相关部门立刻查获了同一批次的牛奶,并禁止消费者饮用。

2015-02-16

云南东川小江污染事件追踪:“牛奶河”流出什么秘密?

新华网昆明7月8日电题:“牛奶河”流出了什么秘密?——云南东川小江污染事件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史竞男、邹伟、王研 继“红豆水”之后,云南东川因污染而变成白色的小江又被冠以“牛奶河”之称,罪魁祸首正是当地企业。 按环保部门的说法,直接排污是不允许的,一经发现将“强制规范,高限处罚。

2015-02-16

青菜比牛奶更补钙吗

牛奶是人们最容易获得的钙来源。一杯奶就能轻松补足一日所需钙的三分之一,其他食品都不可能如此方便快捷。然而,事实上,如果按照营养素密度来计算,牛奶的补钙效益低于青菜。按照数据计算,100克全脂牛奶能量约为54千卡,含钙104毫克。而100克小油菜含能量约为15千卡,含钙却高达153毫克。那么,按照钙营养素密度来计算,全脂牛奶为104/54=1.9,而小油菜是153/15=10.2,显然要高得多。

2015-02-13

牛奶益男,豆浆益女

牛奶和豆浆都富含很多营养物质,对人体有益,但是经调查牛奶适合于男人喝,豆浆更适合女性。特别是对于黄皮肤的中国人,豆浆更适合。对于处于30~45岁的女性而言,妇科疾病频发,乳腺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这些疾病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这个阶段要多喝豆浆。为什么呢鲜豆浆被我国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饮用鲜豆浆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2015-02-13

中美两国最大牛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和讯网消息称,7月3日,中美两国最大牛奶公司:伊利集团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签署合作协议。 DFA主席及行政总裁里克-史密斯与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DFA主席里克-史密斯与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共同举杯庆祝战略合作的达成 伊利集团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Dairy Farmers of America)今日共同对外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