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前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
2021年8月,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经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顶级权威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5.841)上。
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力学性质测量方面取得进展
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循环系统中,能够介导细胞间通讯,在细胞外基质中扩散从而调节肿瘤微环境。细胞外囊泡的机械性质影响其生物学功能,从而影响对目标细胞的改造效果。此外,囊泡的机械性质还会影响其穿越细胞外基质的过程,这对其向远端传递生物信息十分重要。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力学性质的改变引起细胞行为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最终决定肿瘤侵袭和转移。细胞外
四川大学:细胞外囊泡调节巨噬细胞介导的损伤和修复反应
巨噬细胞通常分为经典活化(M1)和交替活化(M2)两种,分别表现为促炎和抗炎两种表型,这两种亚型之间的平衡在调节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通过小细胞外囊泡的释放(EVs)过程中发布的EV强调组织细胞能促进邻巨噬细胞的激活和极化可以反过来释放EVs和因素,可以促进细胞和组织炎症和压力伤害,反之亦然。这篇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中富含lncRNA编码多肽/小蛋白且有疾病特异性
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且不编码蛋白的RNAs转录本。近年来,越来越多实验证据表明,许多lncRNAs转录本中的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mORFs)可以编码多肽/小蛋白(smORF encoded polypeptides or microproteins),并在细胞Ca2+稳态、代谢和发育、应激信号
:含MIAT的血清细胞外小泡诱导心房纤维化、炎症和氧化应激促进心房重构和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F)是一种损害心脏功能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来源。血清来源的细胞外小泡(EVS)已被鉴定为携带潜在的诊断和治疗房颤的生物标志物或靶点。
J Extracell Vesicles:细胞外囊泡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EV相关蛋白与COVID-19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年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年)已导致一场全球大流行,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在这里,作者比较了84例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SARS-CoV-2住院患者循环中大小细胞外小泡(EV)的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蛋白含
Nature子刊:口服牛乳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诱导原发肿瘤衰老,但加速肿瘤转移
关于饮食中的细胞外小泡(EV)可以被消耗生物体的肠道吸收,并在各种器官中被生物利用,进而产生表型变化的观点是有很大争议的。在这里,作者从原料和商业牛乳中分离出EV,并通过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Western blotting、定量蛋白质组学和小RNA测序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口服牛乳来源的EV在小鼠体内能在严酷的肠道降解条件下存活下来,随后在多个器官中被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D38缺陷通过抑制细胞外小泡介导小鼠血管重塑
CD38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降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主要酶。NAD水平降低与代谢综合征和衰老相关疾病密切相关。作者的研究表明,CD38缺失显著减轻了血管紧张素II (Ang II)诱导的小鼠血管重塑,表现为血压降低;血管中膜厚度、中腔比和胶原沉积减少;恢复了弹性蛋白的表达。然而,作者的骨髓移植实验显示,淋巴细胞中CD38的缺失导致对Ang ii诱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