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用经遗传改造的细菌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乙醇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对能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嗜热木聚糖酶进行遗传改造后,其直接将以柳枝稷为原料的生物质能转化成了乙醇燃料,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该研究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
把垃圾变成可用于制造燃料的糖
生物燃料公司们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多少生物质可供制造燃料之用。而垃圾的供应总是充足的。 市政垃圾处理商Waste Management近日宣布与创业公司Renmatix达成协议,合作开发利用垃圾生产化学品和燃料的技术。Renmatix拥有一套可把生物质转化为糖类的低成本工艺。
全球首个纤维素乙醇工业化装置正式启动
全球首个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工业化装置9日在意大利北部克雷申蒂诺市正式启动。 这家示范厂隶属于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BetaRenewables),设计能力年产上万吨,其正式启动将推动先进生物燃料的商业化生产进程。
英国Bio-Bus公交车以粪便为燃料 去旅行也是去提供能源
“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汽车燃料。”这句昔日看似不可能的话如今实现了。事实上,下次如果你去伦敦旅行,那么其实你也就在为伦敦的公交提供燃料。
我国攻克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世界难题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自动化生产装置28日在长春高新区投入运行。有关专家称,它标志着我国攻克了生物质热裂解工业化技术的一些世界性重大难题,使利用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该生产装置每小时投料达1.5吨,年处理能力为1万吨,产能、产品质量与运行的连续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生物燃料排碳:不只是平衡
在西班牙的沙漠里,绿色的污泥在纵横交错的管道里安静地冒着泡。它吸收着荒漠的阳光,吞噬着附近工厂排放的CO2,迅速地成长着。每天,工人们刮掉一些污泥,将他们带走转化为石油。照这样看,人们在一天内做着地质学上要4亿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确实,这不是什么普通的石油。它属于一类神奇的“负碳”燃料,能把碳从大气中抽出并一劳永逸地封锁起来。
30万吨非粮生物燃料项目落户黑龙江
作为清洁能源新项目,黑龙江建业燃料公司30万吨乙醇燃料油生产项目已于日前签约。目前,该项目已向省发改委申请立项。 据了解,该项目是黑龙江建业燃料公司与丹麦生物燃料公司合作项目,采用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产技术。项目投产后,将使农业垃圾“变废为宝”,同时可杜绝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
美国乙醇产量锐减
据1月30日消息,美国乙醇产量降至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需求低迷及成本高企促使多家加工厂关停。 “汽油需求下降,这是主要因素,”R.J. O"Brien & Associates乙醇交易商Julie Ward表示。 分析师称,来自南美的进口乙醇的竞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加工利润近期显示上升迹象,接近收支平衡水平。但许多生产商已经严重亏损。
美国2012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目标被推翻
路透社报道称,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院的这一裁决宣告了反对美国可再生燃料目标的炼油厂获得了部分胜利,但也给维护强制法令的生物燃料生产商留下了希望。 美国联邦法院近日推翻了2012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的使用目标,但对政府其他的先进燃料使用目标表示支持。 纤维素生物燃料由草、木屑和农业废弃物等原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