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市场大战
根据拉脱维亚理工大学在题为《生物燃料在2030年前对拉脱维亚交通发展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测算,生产一公升生物燃料为国家预算带来0.05-0.10拉特的额外收入,对提升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积极影响。报告建议拉政府延续对“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扶持政策。
氨作为生物燃料提供能源 荷兰研究用尿液废水发电
新华社荷兰代尔夫特10月8日电 排尿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无可避免。尽管这些尿液在多数人眼中只是无法利用的废弃物,但在荷兰研究人员看来,人们每次排尿之后能得到大约300毫升的尿液,这可以使一个灯泡持续2个小时发光。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赫里什克希·帕特尔教授日前向记者介绍说,利用尿液发电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搜集尿液中的氨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环境保护并非靠生物燃料 加强监测是当下首选
瑞典媒体报道,欧委会副主席Margot Wallstrom认为:对生物燃料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生物燃料生产与粮食生产矛盾;必须探讨粮食短缺的风险;欧盟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增加使用生物燃料的目标没有问题,问题是必须探索不和粮食生产竞争的另一种生物燃料,并以之为长远的生物燃料生产策略。现在,人们都在使用玉米、甘蔗和小麦生产酒精,与粮食生产严重对立。
欧盟将大力发展“次生”生物燃料
根据新华网7月5日报道,欧盟能源委员会和环境委员会日前联合制定了一项关于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欧盟法律修正案。根据该修正案,欧盟在大力发展“次生”生物燃料的同时,将控制使用粮农型生物燃料,保护农田土壤不受生物燃料发展的负面影响。
中科院“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启动
1月17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洪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召开了课题启动会。课题参加单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龙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人员参会。
美研究出能将海藻糖转为乙醇的大肠杆菌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出一种大肠杆菌,它能将某种海藻中的主要糖分转化为乙醇。这一成果有望使海藻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封面文章中介绍了这一发现。他们指出,由于海藻含糖量高,而且不会与粮食作物争抢土地或淡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正加紧研究如何利用其制造生物能源。不过,由于海藻中的主要多糖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代谢,其应用受到限制。
2014年前美国乙醇行业玉米用量超饲料行业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北美风险管理服务公司最新市场报告称,由于美国政府对生物燃料的支持以及出口量的增加,2014年前美国乙醇行业消耗的玉米都将超过饲料行业。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期间,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为50.21亿蒲式耳,即收获的玉米中超过40%都用于了乙醇加工。而用于牲畜饲料的玉米为47.92亿蒲式耳。
日美共同力争2020年实现航空生物燃料商用化
日本航空、全日空、美国波音公司及东京大学等参与的“新一代航空燃料倡议”组织9日宣布,力争到2020年实现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物燃料的商用化。各家公司已开始联手制定时间表,计划明年4月前制定完毕。生物燃
待开发的资源:食物残渣可转化为生物燃料
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食物残渣是一种尚未开发的资源,它们可以被转化成生物燃料。环保人士、能源分析师和企业家们注意到,世界各地生产的食品中将近有三分之一被浪费了。我们如果能将其中的一小部分可回收垃圾转化成生物燃料,那么也会为垃圾填埋场腾出巨大的空间。同时,这也能为我们的房子和车子提供燃料,进而大大减少地球上的碳足迹。废弃物回收在能源多样化领域中,成为增长最迅速的一部分。
塞拉尼斯获准在南京生产工业乙醇
4月25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核准塞拉尼斯(南京)乙酰基中间体有限公司工业乙醇项目的信息。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7.5万吨工业乙醇生产能力。 总部位于美国的塞拉尼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工技术与特种材料公司,也是世界化工50强企业之一。塞拉尼斯南京一体化化工基地于2007年9月开业,具有世界级规模和一流的技术和生产设施,主要生产醋酸、醋酸乙烯酯、醋酐、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