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影响MeCP2重复综合症的两种焦虑基因Crh和Oprm1
基于pdb 1qk9构建的MeCP2结构,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Doi:10.2210/pdb1qk9/pdb。 根据2012年1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科学家说...
阻断焦虑和减轻尼古丁的奖赏效应的研究获新突破
根据7月27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新的动物研究,消除位于大脑奖赏中心的细胞中的一个蛋白质,可阻断焦虑和减轻尼古丁的奖赏效应,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尼古丁如何影响大脑。 尼古丁通过结合脑细胞表面的称之为烟碱受体的蛋白质而起作用。
JCI:焦虑症与细胞的新陈代谢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个与焦虑症有关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乙二醛酶I (GLO1)。然而该基因与焦虑症之间关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在美国最普遍的精神疾病是焦虑症其中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怖症等。 利用小鼠模型, Margaret Distler和她的团队想确定是否GlO1的早期底物--甲基乙二醛能否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2011年安思定为全球2万家庭提供焦虑、抑郁、失眠治疗服务
中国南京2012年2月2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2011年,安思定共为全球2万个家庭提供了焦虑、抑郁、失眠方面的治疗与服务。在中国、美国、欧洲,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失眠的患者和家庭放弃了药物治疗,采用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并且无副作用的安思定物理疗法;安思定治疗仪成为了越来越多医院的第一选择。
PLoS ONE:科学家发现抑郁症者伴发焦虑失眠等的新机制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但在临床上,抑郁患者通常都伴随着其他一系列症状包括焦虑、注意力集中不好、记忆力低下以及失眠等。 长久以来,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者想弄明白抑郁患者的上述伴发症状是否与大脑区域有关。
BMJ:抗焦虑药物和安眠药或和个体高风险死亡直接相关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MJ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抗焦虑药物和安眠药或许和个体的死亡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些药物会增加一倍个体的死亡风险。
CBP:焦虑抑郁影响腹膜透析者死亡率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解放军四二一医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在长期随访中密切关注其焦虑抑郁状态。该研究发表于2011年第9期《中国血液净化》。
Cereb Cortex:大脑中“制动”模式的缺失或引发个体出现焦虑症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rebral Cortex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维也纳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个体大脑中发生社会恐怖症和害怕表现的分子机制。
J Neurosci:应激状态下免疫细胞被招募到大脑促进焦虑症状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一项新研究显示,在长期应激压力下,身心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即免疫系统细胞会被招募到大脑,促进焦虑症状。 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发现为压力如何会导致情绪障碍提供了新的解释,证实针对靶向免疫细胞的一个子集(单核细胞)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情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