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酚酮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成都生物所发明N-烷基多羟基哌啶衍生物制备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N-烷基多羟基哌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010275412.8)。
PLoS ONE:尿液中双酚A(BPA)或是预测前列腺癌的标志物
最新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男子尿液中双酚A(BPA)可能是预测前列腺癌的一个标志,低水平的BPA暴露会导致非恶性和恶性前列腺细胞的细胞变化。
Calysta开发甲烷基生物燃料技术
Human Repro:双酚A暴露或可破坏人类卵细胞的正常功能
暴露于双酚A(BPA)可引发夫妻不孕。 2013年8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美国大约有20%的不孕夫妇不能查出自己的不孕原因,如今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暴露于双酚A(BPA)是引发夫妻不孕的一个诱导因子。相关研究刊登于7月31日的国际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
PLoS One:发现多酚化合物在肠吸收及代谢中的动力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第四军医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First-Pass Metabolism of Polyphenol Compounds in Rat and Their Transport Dynamics in Caco-2 Cells,”文章中...
JCEM:体内双酚A水平成影响健康一大危险因素
双酚A(BPA)是一种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环氧树脂制作的食品易拉罐以及一些耐热纸张的内衬中。这一化学物质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和饮料进入人体,BPA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或者呼吸吸收的方式进入人机体。 我们经常会无意中暴露于BPA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血液中都存在BPA这一物质。这项研究结果警示人们暴露在BPA环境下,会有潜在的重大健康威胁。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出席大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人为宣利江、王逸平、徐亚明、丁愉、王唯、顾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