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陈旧二手烟损伤肺功能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暴露于“陈旧”二手烟,哪怕只是很少量,暴露时间很短,也会对内皮功能造成损伤。
BMC:“二手烟”增加儿童患脑膜炎风险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显着增加患脑膜炎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人们尽量避免在孩子周围吸烟。 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BMC公共健康》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为探索被动吸烟与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病之间的关系而综合回顾了过去十多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5岁以下儿童,患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病的风险会是正常情况的两倍以上。
J Allergy Clin Immun:婴儿接触特定霉菌有更高风险患上哮喘
在美国,每10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遭受哮喘的折磨,但是造成这种疾病产生的潜在性环境因素仍然不广为人知。如今,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新证据表明婴儿期间接触三种类型霉菌---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爪甲曲霉(Aspergillus unguis)
CEBP:抽“起床烟”会增加患肺癌风险
有些烟民早晨睡醒后喜欢抽一支,烟瘾大的恨不得牙都不刷赶紧先点上一支。美国一项最新调查发现,这种“起床烟”会显著增加患肺癌及口腔癌的风险。即便要吸烟,也最好要等到起床半小时之后再吸。
BMC Medicine:二手烟或增加儿童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的感染
2012年12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年来,二手烟对于儿童所引发的危险变得越来越明显,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揭示了,二手烟以及母亲抽烟导致的胎儿烟草暴露可以明显增加孕妇侵入性的脑膜炎球菌的感染的风险。 侵入性的脑膜炎球菌感染是一种主要的细菌性脑膜炎,当细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血液、肺部以及关节时,就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Mol Micro:姜卫红等揭示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的新机制
6月7日,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生态所姜卫红研究组的学术论文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ntibiotic biosynthesis by DraR-K, a novel two-component system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Environ Health Persp:公共场所禁烟明显降低二手烟危害
近日,来自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Did Smokefree Legislation in England Reduce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among Non-Smoking adults Cotinine Analysis from the 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联手研究植物疫霉菌基因组
2011年11月15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共同完成9种植物疫霉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分析工作。据悉,此次合作是疫霉菌基因组测序联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联盟计划最终完成疫霉菌的150个基因组和300个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工作。
:链霉菌群体感应信号合成调控获进展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细菌群体感应在细菌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链霉菌中,γ-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 类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在次级代谢合成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γ-丁酸内酯识别受体作为该信号途径的基础执行者被广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