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追踪野生动物和COVID-19之间的联系

2020年5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世界地球日50周年前夕,当世界正处于冠状病毒危机的漩涡中时,大自然可能正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说,在过去10年里,COVID-19大流行和其他疾病的爆发都与野生动物有关。Paula Cannon是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杰出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专门研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她说,引起了目前的大

2020-05-05

关于野生动物传播病毒,我们的3点误解

随着全球COVID-19病例数不断增加,大家可能对野生动物已经产生了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

2020-05-03

中国披露全球首个新冠疫苗非人灵长类实验结果:有效、安全

临床上,目前人类对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还没有特效药物,因此研发疫苗被寄予厚望。虽然新冠疫苗用于人体仍需等待,但中国科学家近日发表了首个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疫苗实验结果,指出一种纯化灭活的候选疫苗能够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提供完全保护,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均表现出积极结果。这将为用于人类的SARS-CoV-2疫苗的临床开发提供基础、指明方向。当地时间

2020-04-21

bioRxiv:中国科学家快速开发SARS-CoV-2灭活疫苗,动物实验显示安全且可产生抗体!

2020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SARS-CoV-2导致的COVID-19大流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给人类健康、生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这种病毒的新颖性,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SARS-CoV-2的治疗方法或疫苗。因此,迫切需要迅速开发针对SARS-CoV-2的有效疫苗。图片来源:bioRxiv近日来自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inova

2020-05-04

《科学》最新研究:新冠疫苗首次对动物产生保护效果

24日,《科学》官网上对一篇预印本论文进行了报道。新闻指出,尽管目前有着大量疫苗开发项目,这是我们首次看到一款新冠疫苗对动物产生保护效果。该工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领衔,联合浙江省疾控中心张严峻团队、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

2020-04-25

动物实验疗效初显!

2020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SARS-CoV-2导致的COVID-19大流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给人类健康、生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这种病毒的新颖性,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SARS-CoV-2的治疗方法或疫苗。因此,迫切需要迅速开发针对SARS-CoV-2的有效疫苗。近日来自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2020-04-24

Nature:蝙蝠是人类病毒的主要来源,但其他动物也携带大量病毒!

2020年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统计分析表明,下一次大流行的监测工作不应该只局限于飞行哺乳动物。蝙蝠和啮齿类动物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病毒宿主,是可以传染给人类的疾病的源头,有时还会导致流行病。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些动物的某些特征增加了动物向人类扩散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对它们进行更密切的监控。但一项新的分析表明,蝙蝠和啮齿动物感染人类病毒的倾向"

2020-04-27

研究发现泛素信号调控哺乳动物青春期发育起始表观遗传学机制以及中枢性性早熟发病机理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胡荣贵研究组、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亦学研究组与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高山课题组合作的题为MKRN3 regulates the epigenetic switch of mamma

2020-04-27

中国科学家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本源,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原肠运动是早期胚胎发育最关键的阶段,早期胚胎发育和原肠运动发生异常往往导致妊娠失败和出生后器官缺陷等重大疾病。多年来,受限于伦理和研究技术等,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非常有限,灵长类着床后胚胎发育对母体的依赖程度仍不清楚。我国科学家利用多年建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

2020-03-17

我国科学家揭示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分子机制

  卵巢是重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其衰老表现包括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及雌性生殖力降低等。由于伦理及样本来源的限制,将人类正常卵巢组织用于卵巢生理性衰老的研究难度较大,限制了对人类卵巢衰老机制的深入理解,并进一步制约了女性卵巢衰老及相关疾病干预手段的发展。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联合,利用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食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