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联手研究植物疫霉菌基因组
2011年11月15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共同完成9种植物疫霉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分析工作。据悉,此次合作是疫霉菌基因组测序联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联盟计划最终完成疫霉菌的150个基因组和300个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工作。
:链霉菌群体感应信号合成调控获进展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细菌群体感应在细菌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链霉菌中,γ-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 类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在次级代谢合成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γ-丁酸内酯识别受体作为该信号途径的基础执行者被广为研究。
以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可注入活动物体内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
优化全产业链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
可抵御肺部霉菌感染的新型关键分子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蒙大拿州立大学(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一种名为IL-1α的关键分子或可帮助抵御肺部感染,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健康。
叮当送药发起“FSC药店联盟健康服务工程” 大健康产业链互联网化布局终端环节
万物互联时代的药店终端是怎样的图景?未来14亿国人的大健康管理将如何实现?传统的线下药店,跟新兴的互联网模式怎样结合?"叮当送药"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多家知名药店组建"FSC药店联盟健康服务工程",为用户打造终
Cell:束状突变常发生在长单链DNA区
突变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随机的独立的事件。而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Cell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酵母和人类肿瘤中的束状突变(clustered mutation)不是随机的,常发生在长单链DNA区域。 对慢性烷基化损伤的酵母进行测序发现束状突变可达200kb,而突变位点大多在双链断裂和复制叉处的长单链DNA。
报纸或纸张最招灰的“脏东西”
每天早上走进办公室,擦擦桌子、洗个杯子,是不少上班族的日常惯例。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摞在一旁的报纸或纸张。殊不知,它们才是最招灰的“脏东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制作工艺上来看,报纸、打印纸等具有很强的吸附力,把它们叠在一起后,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但人们又疏于清理。时间一长,灰尘越积越多,人们在一旁工作,难免会吸入大量尘埃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