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利用合成mRNA纳米颗粒恢复p53,可让缺乏p53的癌症对mTOR抑制剂敏感

2019年1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纳米技术的进步,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中国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恢复p53不仅会延迟缺乏p53的肝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生长,而且还可能让肿瘤对称为mTOR抑制剂的癌症药物变得更敏感。

2019-12-28

治疗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辉瑞/安斯泰Xtandi(恩扎卢胺)获美国FDA批准新适应症,中国11月底获批

2019年1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辉瑞(Pfizer)与合作伙伴安斯泰来(Astellas)近日联合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前列腺癌药物Xtandi(中文商品名:安可坦,通用名:恩扎卢胺,enzalutamide)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男性患者。该适应症通过FDA的优

2019-12-17

Science子刊:靶向CXCR2有望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2019年12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激素疗法极大地延长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治疗最终无效,而且这种疾病变得致命。之所以会产生抵抗性,是因为一小部分前列腺癌细胞完全无法这种治疗的影响,结果就是在开展这种治疗时,它们也会茁壮成长。靶向这一部分致命性的癌细胞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2019-12-26

类固醇激素检测助力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

  类固醇激素 (Steroid Hormone) 又称甾体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生长、发育及生殖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结构相似、种类繁多,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高参考价值[1]。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2019-12-11

首款无激素避孕凝胶Amphora在美进入审查,事前抹一抹,有效率98.7%

2019年12月19日/生物谷BIOON/--Evofem Bioscience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产品,以满足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方面未满足的需求。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重新提交的Amphora(L-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氢钾)阴道凝胶的新药申请(NDA),该产品是一种多用途阴道pH调节剂(M

2019-12-19

BJU international:运动可以降低前列腺癌激素疗法的副作用

根据东英吉利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短期运动处方可能有助于减少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2019-12-10

首款无激素避孕凝胶Amphora申请上市,事前抹一抹,有效率98.7%

2019年11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Evofem Bioscience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产品,以满足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方面未满足的需求。近日,该公司宣布,已重新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Amphora(L-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氢钾)阴道凝胶的新药申请(NDA),该产品是一种多用途阴道pH调节剂(MVP-R),用于预防怀孕。Amphor

2019-11-30

Science子刊:抗疟药氯喹使得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更敏感

2019年11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印度科学理工学院和塔塔基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抗疟药氯喹(chloroquine)可使结核杆菌对其他抗疟药更加敏感。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argeting redox heterogeneity to counteract drug tolera

2019-11-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何减激素?专家:两大建议要牢记

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激素作为常规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对迅速控制病情起到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如发胖、脱发、痤疮、骨质疏松、感染等,让多数处于美好年华的女性患者对它避之不及。“SLE如何减激素?”成为每个SLE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具有丰富治疗经验的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林智明

2019-11-20

Science:PIK3CA双突变让乳腺癌患者对PI3K抑制剂更敏感

2019年1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的一个亚群含有两个PIK3CA突变,并且这两个突变发生PIK3CA的同一个等位基因上。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8日的Science期刊上, 论文标题为“Double PIK3CA mutations in cis increase oncogenicity and sensitiv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