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突破:新型二价siRNA持续有效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基因表达
2019年8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小干扰RNA(siRNA)持续沉默整个大脑的基因表达目前还无法实现。为此,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Anastasia Khvorova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新的siRNA结构--双siRNA (di-siRNA),可以在单次脑脊液注射后,实现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有效持续的基因沉默。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
Nature子刊:新方法向中枢神经系统靶向持续递送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脑转移
2019年8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大约15-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生转移,但目前几乎没有治疗方法。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治疗广泛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位置的水平较低,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疗效有限。为了增强当克隆抗体治疗脑转移的疗效,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unfeng Lu、Irvin S. Y. Chen和Masakazu Kamata教授课题组合
FDA批准补体抑制剂Soliris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
美国FDA批准Alex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的补体抑制剂Soliris(eculizumab)扩展适应症,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这些患者携带抗水通道蛋白4(AQP4)的抗体。这是FDA批准治疗这一自身免疫疾病的首款疗法。NMOSD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的健康细胞和蛋白,导致视神经和脊髓的损伤。50%的NMOSD患者会由于疾病的不断发作,
Nature: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祖细胞促进癌症中的神经发生
2019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微环境中的自主神经纤维调节癌症起始和传播,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神经是如何在肿瘤中出现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双皮质素(doublecortin, DCX)的神经祖细胞(DCX+神经祖细胞)浸润到前列腺瘤和转移瘤中,在那里,它们启动神经发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Alnylam与再生元达成$10亿+合作,开发治疗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NAi疗法
2019年04月13日/生物谷BIOON/--Alnylam制药公司是RNAi疗法开发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药物Onpattro(patisiran)于2018年8月获批用于遗传性ATTR(hATTR)淀粉样变性成人患者第1阶段或第2阶段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该药是RNAi现象被发现整整20年以来获准上市的全球首款RNAi药物。近日,Alnylam公司宣布,与再生元(Regeneron)达成一项战略
新型口服sGC刺激剂IW-6463进入I期临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019年0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Ironwood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启动实验性药物IW-6463在健康志愿者中的I期临床研究。IW-6463是一种口服给药、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目前正开发用于治疗严重和罕见的CNS疾病。该研究的数据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公布。该项旨在健康志愿者中评估口服IW-6463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该研究将采
LY03003将在日本开展临床试验 绿叶制药加速全球中枢神经战略布局
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治疗帕金森病的在研新药 -- 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已向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医药品及医疗器械综合管理机构(PMDA)申报临床试验批件,即将在日本开展临床试验。此外,LY03003已在中、美两国分别进入III期临床,目前进展顺利。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治疗帕金森病的在研新药 -- 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已向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医药品及医疗器械综合管理机构
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快速传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循环系统的相互调控在感染导致的疾病中至关重要。没有被有效控制的系统炎症可能导致脑炎、脑膜炎、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时期的神经炎症也被报道与发育迟缓、癫痫、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发病相关。前人关于神经炎症的研究主要关注炎症后期的反应,包括脑内胶质细胞的激活,白细胞对脑实质的入侵,以及上述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上述机制在感染早
礼来中枢神经渗透性药物lasmiditan在美国提交上市申请
2018年1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lasmiditan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成人患者伴或不伴先兆症状偏头痛的急性治疗。lasmiditan是一种实验性、口服、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选择性、5-羟色胺1F(5-HT1F)激动剂,在结构上和机制上不同于目前已获批的偏头痛药物,而且不存在血管收缩活性
研究发现PDGFRβ细胞介导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快速传递机制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翔研究组在《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DGFRβ细胞通过趋化因子CCL2介导了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传递》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在系统性感染早期,小鼠脑内的PDGFRβ细胞快速感应循环系统中的感染信号,并通过释放趋化因子CCL2增强多个脑区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放电频率。PDGFRβ细胞是一种血管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