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墨水3D打印出含有活细胞的骨组织!
2021年1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题为“Synthetic Bone‐Like Structures Through Omnidirectional Ceramic Bioprinting in Cell Suspensio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南威尔士
齐鲁又有1类新药来袭 首款口溶膜将获批
1月9日,齐鲁制药的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临床申请获得CDE承办受理,受理号为CXSL2100012。注射用QLS31901是齐鲁制药2021年首个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近年来,齐鲁制药在创新药领域频频发力,2020年共有4款1类新药提交临床申请,均为治疗用生物制品。2类改良型新药齐鲁制药也早就开始布局,即将步入收获
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抵武汉 两人抗体呈阳性未成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当天已有13名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成员从新加坡飞抵中国武汉,未来将与中方同行共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另有两人因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仍在新加坡停留。谭德塞当天在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专家组所有成员在启程前都已在本国进行了多次新冠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
微生物生物膜功能代谢组学创新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膜(Biofilms)是由微生物形成的一种被膜组织,其是微生物为抵抗外界胁迫条件而维持生存的特殊膜组织。生物膜的形成直接造成临床上90%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发生,也关联肿瘤、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耐药的发生(病灶处由于细菌感染形成生物膜)。此外,生物膜的形成对多个行业都产生巨大的危害,如金属精密仪器腐蚀,水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总之,微生物生物膜
Nat Cancer:脑癌与组织修复之间的关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多伦多的科学家发现,脑损伤后的愈合过程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因为新产生的细胞可以替代因损伤而丢失的细胞。这项发现是由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SickKids)和玛格丽特公主癌症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完成的。
世卫组织发布首个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31日宣布,将其首个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发给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疫苗,但指出该款疫苗需在超低温条件下存储,将给部署工作带来挑战性。世卫组织说,由其召集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监管专家和世卫组织团队已全面审核了这款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数据,认为该疫苗符合世卫组织制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使用该
线粒体蛋白跨膜转运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王俊峰、周数研究团队在线粒体蛋白跨膜转运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解析出酵母线粒体内膜Tim23通道蛋白与其底物肽段的复合物三维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Tim23 channel in c
研究揭示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TM)的促炎性激活与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有因果关系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代谢在巨噬细胞激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缺乏针对ATM的线粒体代谢的药物来治疗肥胖相关疾病。2021年1月4日,陆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