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全球近3.5亿人属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期刊《柳叶刀·全球卫生》上发表论文说,估计全球近3.5亿人属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这意味着他们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可能需要入院治疗。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有大约17亿人患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如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增加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
湍蛙属的多样性及系统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地处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横跨4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喜马拉雅 (Himalaya)、中国西南山地 (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印度-缅甸 (Indo-Burma) 和巽他古陆 (Sundaland)。该区域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复杂多变的地形,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广泛的生态位,也为其拥有较高
人参属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人参属为五加科的一个小属,约有10-18个种。其中,作为著名药用植物的三七 (P. notoginseng),至今没有野生群体被发现,因此其野生近缘种是三七品种改良潜在的资源宝库。但是,由于生殖器官形态上的保守和营养器官形态上的多样化,三七野生近缘种的分类和物种鉴定一直存在困难和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色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团队物种濒
研究完成肯尼亚两种吊兰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解析
吊兰属(Chlorophytum),是一个物种较多而又极为复杂的属,隶属于天门冬科(Asparagaceae),包含215种,6亚种,14变种,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特别在园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一代测序技术使得基因组测序成本急剧下降,每年都有大量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信息被揭开,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学研究。当前,吊兰属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有
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种属特异性加工决定其功能差异
4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ctions in stem cells”。该研究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
棘腹蛙染色体易位重排的起源和进化研究获进展
染色体重排作为一种重要的突变形式,在物种形成和性染色体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对其作用的机制和过程还存在诸多谜团。其中,染色体重排长期被进化学家认为可以引起重组抑制,并导致种群的遗传分化。在三种主要的重排类型中,倒位所引起的重组抑制在很多物种中被验证。但是目前还并不太明确相互易位这种重排类型是否同样会导致重组抑制,尤其是在易位会引起大量后代
真菌类群属与种的分类学及系统发育研究获进展
真菌界许多物种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迷。真菌类群种与属的分类学地位、系统发育与进化是全球研究的热点。云南农业大学盛军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团队联合发表了真菌类群种属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最新成果。研究团队选择两个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六个纲、24个目与55个科的126个真菌类群,所选类群覆
Nat Med:研究证实SARS-CoV-2属自然进化,不可能是人为制造!
2020年3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今天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去年年底出现的新型SARS-CoV-2冠状病毒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出现以来,它已经导致了大规模的COVID-19流行病,并蔓延到70多个其他国家。对来自SARS-CoV-2和相关病毒的公共基因组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是在实验室制
冬青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研究取得进展
为何有些植物分支的物种广泛分布并演化出许多物种而有些则不然?冬青属植物的进化研究,可能为回答这一进化生物学关键问题提供有力证据。冬青属(Ilex)是木本雌雄异株植物中最大的属(至少664种)。该属植物大多喜好温暖湿润的生境,无法存活于土壤长期干旱或寒冬较长的生境,暗示该属植物可能存在较强的生态位保守特性。冬青属花果形态典型、易于辨认,但叶片迥异,
武汉植物园5个莲属植物新品种获国际认证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杨美和刘艳玲等人培育出的5个莲科莲属植物新品种:‘绛芙蕖’、‘秋牡丹’、‘早白雪’、‘武植子莲1号、‘武植子莲2号’获国际莲属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认证机构——国际睡莲及水景园艺协会(IWGS)授予的认证证书,其品种名已获得国际认证。武汉植物园自2015年起开始国际登录认证荷花新品种,至今已有14个荷花新品种获得国际认证,其中大部分品种都属于长花期秋荷品种,引领着国际长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