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奇等研究植物适应温度快速变化机制获进展
温度是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植物适应高温或者低温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方式,是改变细胞膜的组成以调整膜的流动性,最终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一般情况下,植物膜脂以饱和度的升高适应高温、降低适应低温。但是,膜脂饱和度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耗能的过程。
Nat Methods:科学家研发出基因编码细胞“温度计”
如果你问一个生物学家,某个细胞下一步会做什么?他可能先要问你该细胞的电压、氧化性、pH值、渗透性、葡萄糖浓度等等,然后才可能据此预测它是正要发起一个动作电位,还是要进入有丝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轻松地得到亚细胞范围的温度曲线图,比如每个线粒体、中心粒甚至内质网区的温度,就像母亲给孩子量体温那么容易,情况又会完全不一样。
Biol Psychiat:应激升高血压归因于免疫系统
如果应激反应会升高你血压的话,其原因就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科学家们发现T细胞不但有助于抵抗感染,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应激干预的小鼠血压升高也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后,可能进而对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免疫系统有副作用。这一结果对高血压和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
BMJ Open:频繁使用安眠药 患病死亡风险升高
我们晚上失眠睡不着,通常会选择服用安眠药,有的人甚至会有药物依赖性。但近日发表在BMJ Open杂志上饿的一项研究论文指出:相比于平日里未服用安眠药的人来说,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人死亡风险会高出4.6倍,并且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这一新研究警示我们安眠药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比我们认知的要更严重,会诱发一些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如癌症、心脏疾病等。
Biol Rev:杜卫国等爬行动物胚胎响应温度变化研究获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动物如何应对环境温度变化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成年动物可通过行为响应等抵御温度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那么,同样暴露于复杂温度环境中的卵生动物胚胎如何应对?传统观点认为胚胎缺乏主动调控能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组最近的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胚胎并非仅仅被动依赖于环境,而是能主动采取行为和生理策略适应环境”。
PNAS:感知温度的脂肪细胞
一项研究说,褐色脂肪会响应神经系统感知到的寒冷温度从而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而与褐色脂肪不同,一小组白色脂肪细胞能够直接感知温度的变化,从而激活参与产热的基因。为了帮助人体在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神经系统通过激活脂肪细胞中的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从而在褐色脂肪中刺激产热或生热作用。
JACC:血糖升高或可直接损伤心脏
众所周知,随着高血糖症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展,患者罹患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近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收录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高血糖症导致心脏损害是一独立因素,即使患有高血糖症人不曾患有心脏病或是糖尿病,其心脏也会受到高血糖的影响。
Hypertension:血压并不会因食用果糖而升高
饮食结构中含有果糖等物质是导致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果糖膳食或许会引发中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但果糖本身是否会引起我们血压上升,上述疾病是否是由食用果糖引发的仍不能确定。 早期研究揭示我们在食用果糖后,血压会立马上升。但为什么吃糖果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却不得而知,亦没有相关证据能明确支撑这一观点,以至于科学界关于食用果糖会不会导致我们血压的升高仍没有完全定论。
Nature:一种用于细胞温度测定的纳米温度计
一个分辨率能够低于一度、并且能够集成到活细胞内的纳米尺度的温度计,将会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很多领域提供一个强大的新工具。这篇论文描述了用于纳米尺度的温度测量的一种新探针,它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该设备所利用的是对金刚石纳米晶体中的氮-空位彩色中心的量子操纵。这些“中心”包含单电子自旋,并有依赖于局部温度、对其很灵敏的特定荧光性质。作者发现,它们能够以小至200纳米的空间分辨率被准确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