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7年度聚焦:DNA测序深度分析

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组成,基因组中各基因的精确结构、相互关系及表达调控的科学。在基因组学中,科学家们通过新型的基因测序仪分析生物样本(组织、细胞、血液样本等)的基因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临床医学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生命调控机制研究等领域。图1.染色体、DNA和基因基因测序是一个新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

2017-12-29

多维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用于代谢组深度覆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在利用多维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用于代谢组深度覆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被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收录。酰基辅酶A是一类重要的代谢物,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其性质差异较大,很难用一种方法同时分析它们。为此,该课题组建立了一种同时覆盖短链、中链和长链酰基辅酶A的在线二维液相色谱-

2017-12-19

分子诊断产业链深度分析:上游“难”,中游“挤”,下游“晚”

背景: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在2011 年以后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在2014 年达到306 亿元人民币。全球IVD 市场规模约为全部药品规模的5~6%,但在中国此比例为1~1.5%左右。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2.75 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25~30 美元。综上,可以说,中国IVD 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据《中国医药健康蓝皮书》预测,2019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7

2017-12-13

深度解读有望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疗法

2017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女性在乳腺中发现肿块,医生首先会建议她进行活组织检查,也就是说,移除一小部分肿块进行分析,如果肿块具有癌变特性,医生通常会进行三种临床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这些结果就能够帮助确定患者应该接种哪种类型的激素或生长因子受体疗法。尽管如此,在大约15%至20%的乳腺癌中,研究人员并不会检测到上述三种受体,这

2017-11-23

深度解读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17: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研究者Jeffrey C. Hall, 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地球上的生命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有机生命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这种时钟能够帮助他们预

2017-11-15

发改委报告:取消耗材加成 调查成本价

 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八大以来医药价格改革专题报告,其中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从4个方面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管。所提四招个个都是“实锤”,更有曾一度遭遇企业抵制、被长期搁置的政策或将重出江湖了。1、取消耗材加成报告提出:在已经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推动破除“以械补医”。今年内,全国所有公立医院都要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即将翻篇。

2017-10-25

Nat Commun:全球35个国家30万名儿童追踪调查结果 树木覆盖率越高 疾病发生率越低

2017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佛蒙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来自35个国家的30万名儿童进行调查首次在全球尺度下阐明了水域质量和儿童个体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所研究的儿童居住在具有较高树木覆盖的水域,这往往也会使其不易患腹泻疾病,而腹泻疾病是引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图片摘自:U

2017-10-11

深度解读:为什么昼夜节律调控机制获得2017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17: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研究者Jeffrey C. Hall, 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地球上的生命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有机生命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这种时钟能够帮助他们预

2017-10-02

深度解读:非编码RNA是如何促进疾病发生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DNA储存遗传信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而RNA仅仅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分子。但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科学家们惊讶的发现,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只有25000个左右,仅占基因组序列的2%,而98%基因组序列都是非蛋白编码区,包含DNA复制和基因表达调控元件以及大量的非编码RNA基因(指一类以非编码RNA为终产物的基因)。非编码RNA因为没有经典的

2017-09-28

深度解读线粒体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及线粒体疾病的发生机制!

2017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线粒体,我们甚至还记得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线粒体被冠以“细胞强大能量”的称号,但线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其是如何进行进化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回到20亿年前。线粒体从哪里来?我们最原始的祖先都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停止进化期,随后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会呼吸的生命体进入到了复杂有机体的最终进化阶段,其中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