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脑海马体到成年时不再产生神经元
2018年3月8日/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20年中,成年人每天能够产生数百个新的神经元的证据让人们燃起了增加神经元产生可能具有治疗作用的希望。科学家们猜测促进神经发生可能会阻止或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脑部疾病。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期发育后,神经元的产生急剧下降,到成年时嘎然而止,从而浇灭这样的希望。
【Science】MIT研究长期记忆神经回路,海马体和新皮层记忆同时产生
MIT 4月6日在 Scienc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基于记忆过程的神经回路进行了研究,首次揭示出记忆在海马体和新(大脑)皮层中的长期储存是同时形成的,而在到达成熟状态之前,这一长期记忆会保持长达两周的“沉默”。最早的标准模型提出,短期记忆最初只形成并存储在海马体中,然后逐渐转移到新皮层长期储存并从海马体中消失。最新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这一模式做出修正。
Science:海马体之外还有形成记忆的新系统
直到现在,海马体仍然被认为是与形成和唤醒记忆有关的最重要脑部区域,其他区域只起到次要作用。但是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脑部的内嗅皮质区域在其中发挥着新的独立作用。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大鼠的内嗅皮质能够进行运动记忆的重放不需要经过海马体。
Science:揭示大脑海马体记忆模式的传播机制
研究神经元活性的模式非常困难,由于缺少体内研究数据,因此科学家们就依赖理论模型来建立大脑中的重要过程,早在1982年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网络就建立了一种框架结构来反应循环的人工神经网络,该网络也被称之为霍普菲尔网络,其描述了一种包含多种循环应激神经元的联想记忆网络,这其中的神经元可以储存不连续的记忆模式,这种记忆模式就被称之为自动联想过程。
J Neurosci:王以政揭示营养因子3调控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机制
7月4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王以政研究组题为“经典型瞬时电压受体通道5通过a亚型钙调蛋白激酶2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
NRR:黄岑苷能促进慢性应激大鼠海马区的神经发生?
一项关于“Baicalin influences the dendritic morphology of newborn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of chronically stressed rats”的研究,通过连续14 d皮下注射40 mg/kg糖皮质激素建立成年SD大鼠慢性应激模型,与此同时灌胃50 mg/kg的黄岑苷,观察其对慢性应激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Cell Reports:海马脂肪代谢异常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有关
2013年10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虽然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但在一些人,记忆丢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另一方面,有些人甚至在更早的年龄就会经历温和大量的记忆问题。 虽然老年痴呆症有几个危险因素,但已经知道的是脂肪代谢异常是记忆和学习功能丧失的风险因素。中年时腹部脂肪量高的人可能发展记忆力减退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3.6倍。
NRR:老化过程中海马突触素的伴随下降
一项关于“Downregulation of caveolin-1 contributes to the synaptic plasticity deficit in the hippocampus of aged rats”的研究证实,窖蛋白(caveolin-1)可能是干预年龄依赖性突触可塑性下降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