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iomolecules:来自海洋的分子有助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近日,巴塞罗那大学的一项跨学科研究确定了两个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候选化合物。这是两个来自于海洋的分子,meridianine和lignarenone B,能够改变GSK3B的活性,后者是与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2020-06-01

自1978年以来,海洋鱼类寄生虫数量增加了283倍

2020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下次你吃生鱼片(sashimi)、生鱼片寿司(nigiri)或其他形式的生鱼时,可以考虑快速检查一下是否有寄生虫。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的人群中,一种能够传播到人体中的寄生虫的丰度急剧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当吃寿司时,你吃到的不仅仅是寿司,还有寄生虫。自2

2020-05-06

Science:揭示一种奇怪的海洋动物在一生当中都可产生卵子和精子之谜

2020年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鲜为人知的海洋生物通常生长在死的寄居蟹的蟹壳上,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但这种动物有一种罕见的能力,它可以在一生中制造卵子和精子。这种称为贝螅(Hydractinia)的动物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会产生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前体细胞,而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会停止。研究这种独

2020-02-28

研究揭示海洋最深鱼类嗅觉的适应性进化

深海作为地球表面最后未被人类大规模进入或认知的空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5%。海斗深渊(6000 -11 000m)是地球上最不为人知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压、温差巨大、终年无光、食物匮乏等特殊极端条件,是常规生命形式的禁区。但在海斗深渊中仍有鱼类生存,其中以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命名的马里亚纳狮子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深的脊椎动物,达到8100m。令人惊奇的是同很多长相

2020-01-03

研究揭示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

2020-01-06

Nature:揭示霍乱弧菌如何在宿主肠道中疯狂生长

2019年8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霍乱弧菌是霍乱的致病因子,可导致潜在致命性的肠道细菌感染。霍乱毒素(CTX)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分泌的蛋白复合物,是霍乱弧菌引起严重疾病所必需的。CTX也被认为可以促进这种病原体的传播,这是因为受感染的个体会排出许多升的腹泻液,并且每升腹泻液通常含有超过1011个病原体。不过,在感染期间这种病原体如何在肠道中达到如此高的浓度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2019-08-13

中科院海洋所“水母活性肽与蜇伤解毒剂”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与水母娘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东方美谷举行“水母活性肽与蜇伤解毒剂”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水母(英文名称:Jelly Fish):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水母蜇伤是最

2019-07-04

海洋优势固氮类群束毛藻对海洋酸化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团队在海洋优势固氮类群束毛藻对海洋酸化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专项中厦门大学史大林教授团队分析了束毛藻对海洋酸化响应的细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束毛藻“资源最优化分配”细胞模型(图1)。该模型模拟束毛藻胞内铁和能量如何在无机碳吸收、光合作用、固氮作用、生命维持、

2019-06-06

PNAS:巨型海洋病毒中发现一类神奇的酶

2019年6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和斯旺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洋和陆地病毒的认识。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了神秘“巨型”病毒携带的新鉴定基因,可能成为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巨型病毒的潜在新药靶标。这项工作本周发表在《PNAS》杂志上。作者收集并查看了8000多个病毒基因组,发现许多新发现的巨型病毒含有一种称为细胞色素P450的

2019-06-07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成果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晓华团队在微生物群体行为调控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揭示了信号分子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动态调控,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Indole reverses intrinsic antibiotic resistance by activating a novel dual-function importer”(吲哚通过激活一种新型的双功能泵逆

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