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出可对新型流感病毒爆发流行预警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题为“In vivo evasion of MxA by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requires human signature in the viral nucleoprotei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的研究人
Immunity:青蛙粘液中的一种宿主防御肽可杀死众多流感病毒毒株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在印度南部的一种色彩鲜艳的网球大小的青蛙物种Hydrophylax bahuvistara中,一种“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能够消灭多种流感病毒毒株。
转基因小鼠预言新流感病毒
德国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转基因小鼠,这种小鼠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新的可能导致全球流行病的流感病毒株。在一项研究中对小鼠进行了描述。“禽流感病毒在体内逃避 MxA 蛋白限制需要病毒核蛋白具有人类特征”这将于 4
香港大学揭示流感如何从禽类传播到人类身上
近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同一个单核苷酸让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有效感染禽类细胞和人类细胞。从2013年左右开始,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了零星但严重的人类感染病例。这一新发现或有助于人们进一
Chem Sci:利用血糖仪15分钟内检测流感病毒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的、准确的和廉价的测试方法:利用手持式血糖仪检测流感病毒。这种测试方法能够在15分钟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感染是否存在。
流行病学研究: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肺癌风险
一项近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含有高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饮食也许可以帮助免患肺癌。该研究的作者发现维生素C似乎可以降低经常吸烟男性的肺癌风险,同时beta-胡萝卜素、allpha-胡萝卜素、beta-隐黄质和番茄红素都具有相似的效应。
世卫: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风险低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项目"负责人张文庆1日在日内瓦通报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时指出,本轮疫情中发现的H7N9病毒出现了新特征,但总体来说病毒可持续性人际传播风险低。张文庆当日在世卫组织总部举
J Immunol:新型疫苗有望预防流感病毒
利用树突状细胞识别特定抗原物质能够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尽管树突状细胞靶向抗原的主要作用是增强T细胞反应,但许多研究也表明这一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抗体的产生水平。事实上,不仅特异性与MHC-II分子识别的抗原物质,而且与CD11C,CD180等表面受体结合的分子也能够显著增强抗体的反应。然而,抗体产生的多少取决于受到激活的受体种类。
我国学者对中国血流感染致病细菌携带耐多黏菌素基因mcr-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取得重要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10128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俞云松教授研究团队与其领导的全国临床和微生物协作网,通过对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mcr-1基因的传播机制,临床资料显示mcr-1阳性菌株目前没有对感染病人的预后造成影响。
PNAS:埃博拉流行趋势研究新进展
2013年发生于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至今已经造成了29000人的感染,并造成了11000多人的死亡。如今,科学家们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感染源居然是占比微不足道的少数人。人们因而将其称作"超级扩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