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ront Aging Neurosci:罗勒中的天然化合物葑醇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神经毒性

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和威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出作为一种在包括罗勒(basil)在内的一些植物中含量丰富的天然化合物,葑醇(fenchol)可以帮助保护大脑免受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影响。他们发现了一种与肠道微生物组有关的感应机制,解释了葑醇如何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大脑中的神经

2021-10-09

Science子刊:小分子化合物MS67有望高效治疗一种致命的儿童白血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新的小分子疗法有望治疗一种致命的儿童白血病。这种小分子疗法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都对一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非常有效。

2021-10-05

研究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着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

2021-10-01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现邻氨基吡啶炔基类抗过敏化合物

  过敏性疾病是慢性疾病,常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结膜炎以及特应性皮炎等,机体针对抗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为主要特征。由于过敏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抗过敏类治疗药物主要是纠正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和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而药物存在副作用强、靶点单一及响应率低等缺点。目前,从根本上控制并抑制过敏性炎

2021-09-11

Nature Communications:仿生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类化合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灿与研究员刘等在仿生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模仿四环色烯缩酮的生物合成路径,发展了金-钪双金属协同手性催化原位生成邻位亚甲基醌(o-QMs)和色烯中间体的过程,实现了四环色烯缩酮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结构中并具有突出的抗

2021-08-26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现小分子天然化合物靶向细胞代谢抑制骨吸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管敏课题组在穿心莲内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Andrographolide prevents bone loss via targeting ERRalpha-regulated metabolic adaption of osteoclastogene

2021-08-28

PLoS Neglect Trop D:新发现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潜力治疗血吸虫病

研究人员发现一系列候选化合物高度有效地抵抗引起血吸虫病的三种主要寄生虫。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血吸虫病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2021-09-05

从越南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双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触发脂质介质缓解炎症

慢性炎症是由于过度的促炎信号和未能消除炎症反应所致。脂质介质协调炎症的启动和消退。

2021-08-27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2021-08-27

Science子刊:水果中常见的化合物法尼醇具有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

2021年8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增加了新的证据,表明在小鼠实验中,天然存在于草药、浆果和其他水果中的化合物法尼醇(farnesol)能够阻止和逆转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大脑损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2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