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SCBAM:人细胞抵抗志贺的新武器

人细胞蛋白笼子封锁住志贺氏菌阻止它们将人杀死 根据2011年12月5日在美国丹佛市召开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年会新闻,在对宿主和病原菌之间永不停歇的战斗的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细胞部署一种新的防御武器,即一种称作septin的细胞骨架蛋白,来包围入侵的志贺氏菌(Shigella),其中该菌造成人患上有可能是致命的痢疾。

2012-11-18

Nat.Med:疟疾患者易感染沙门氏原因探明

疟疾患者容易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这是因为疟疾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一并发感染的真正原因是机体为了抵御疟疾造成的影响,暴露出一个易被沙门氏菌利用的弱点。 据介绍,疟疾患者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十分常见,在一些疟疾高发地区,这一情况甚至占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病例的70%。儿童尤其容易出现这种并发感染,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2012-11-19

癌细胞,看我沙门氏变身!

近日,发表于杂志mBio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遗传修饰的沙门氏菌,其或可用于杀灭癌细胞。研究者Roy Curtiss博士表示,长期以来科学家都非常有兴趣致力于利用遗传工程化的微生物来靶向作用并且杀灭包括实体瘤在内的癌细胞,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利用工程化的沙门氏菌实现了杀灭癌细胞的目的,这对于后期开发治疗癌症的个体化疗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希望。

2015-04-16

Cell Host Microbe:沙门氏如何逃避人体免疫反应

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受污染的生食中,能导致人类肠胃不适。尽管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发挥最大努力去消灭它,但沙门氏菌仍能在消化道中茁壮成长。近日,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沙门氏菌在消化道中茁壮成长的机理。 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沙门氏菌是难以清除的,并指出可能的治疗新方法。沙门氏菌感染后,大多数人会有腹泻、发烧和腹部绞痛症状。这些症状会长达七天直到感染得到解决。

2012-11-18

J Clin Microbiol:开发出一种鉴别沙门氏菌株的新技术

2013年6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快速鉴别沙门氏菌属的新方法,其所消耗的时间,相比传统的鉴别方法降低了一半以上。

2013-06-09

Science:科学家揭示沙门氏新型的耐药分子机制

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组细菌(沙门氏菌)逃脱许多抗生素杀灭的分子机制。

2014-01-15

Cell:沙门氏的天才生存指南

其实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广义:包括病变的自身组织)是一对哲学上的矛盾。如果没有病原体的存在,免疫系统也就毫无意义。在进化过程中,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对方的特性,从而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近发表在《cell: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类文章中,作者就沙门氏菌的感染方式与宿主的免疫策略做了系统的总结。

2015-02-04

Science:沃尔巴克帮助雌性昆虫繁殖

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的雌性昆虫常常会比未感染这种菌的雌性昆虫产生更多的后代,一项新的研究帮助解释这种现象。 沃尔巴克氏菌可感染大多数种类的昆虫及某些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它们是由雌性宿主向下传递给其后代的。 许多容留这些细菌的生物体或是其携带者(如蚊子)或是极具破坏性的人类传染病的致病原(如丝虫)。

2012-11-18

世界多地发现耐多药沙门氏传染

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主要对抗生素环丙沙星产生高度耐药性的耐多药沙门氏菌菌株已在全球多地“现身”。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8月2日在美国《传染病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多国疫情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后确认,2000年至2008年间,这种名为耐多药肯塔基沙门氏菌的菌株导致法国、英国、丹麦共489人感染。

2012-11-18

全球多地发现耐多药沙门氏感染 禽类是感染源

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主要对抗生素环丙沙星产生高度耐药性的耐多药沙门氏菌菌株已在全球多地“现身”。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2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多国疫情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后确认,2000年至2008年间,这种名为耐多药肯塔基沙门氏菌的菌株导致法国、英国、丹麦共489人感染。

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