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风向标”之盖尔德纳基金会国际

盖尔德纳国际奖是生物医学界最具声望的大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预备奖,用于奖励在改善人类生活品质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截至2007年,已有69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之前,获得盖尔德纳。 盖尔德纳基金会于1957年由加拿大人詹姆斯·阿瑟·盖尔德创建,基金也来自他的个人捐赠。盖尔德纳国际奖是1971年为纪念胰岛素发现50周年而设立的,用于奖励医学领域实质性的重大成就。

2015-03-2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风向标”之拉斯克基础医学

拉斯克奖(Lasker Award),始自1946年的年度奖,奖励取得了重大医学科学贡献的在世医学研究者。 拉斯克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自1962年起,获此项医学奖的科学家中有半数以上在随后的数年里又获诺贝尔奖。 拉斯克奖在医学界又被称作“诺贝尔奖风向标”。

2015-03-26

用Google Pagerank预测诺贝尔获奖者

许多人指出,科学期刊用论文引用次数来排行科学家是不科学的,其原因有: 引用论文档次不一。引用论文的档次应该作为一个重要评判因素。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引用论文方式不一。据统计,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约为6次,而物理科学为它的三倍,而数学科学仅为1次。开创性的论文的引用次数相对会比较少。因为在该领域开始阶段,从事该领域的研究者较少。重要论文在被纳入教科书后通常会被停止引用。

2015-03-26

加拿大“免高”奖学金项目开始申请

根据中国教育部与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签署的关于高等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每年向我国提供至多105个减免外国学生高额学费的奖学金(简称“免高奖”,The Québec Bursary Granting Exemption from Differential Tuition Fees)名额。按照该备忘录,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本项目的选派工作。

2015-03-27

2012年第十三届吴杨获奖候选人公示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消息:2012年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通过初评和终审,评选出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领域十位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根据吴杨奖章程,获奖候选人名单将从2012年8月24日至9月24日在吴杨奖网站、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及有关学会、协会网站公示一个月,征求学界和公众意见,各方无异议后成为获奖人,颁发吴杨奖。

2015-03-27

欧盟颁发首届玛丽·居里

欧盟委员会11月5日颁发首届玛丽·居里奖,来自希腊、英国和以色列的3位科研人员获得此奖。 左四:Dr. Sarit Sivan ;左五:Gkikas Magiorkinis ;左六:Dr. Claire M. Belcher 玛丽·居里奖下设3个分项奖,其中“科研未来之星”奖颁给了希腊的吉卡斯·麦吉奥尔吉尼斯,以表彰他在丙肝病毒传播领域的相关研究。

2015-03-26

华大基因再次荣获“高性能计算创新优秀

2012年6月18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2012年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 ISC'12)上,国际数据公司(IDC)宣布了第三届“高性能计算创新优秀奖”(HPC Innovation Excellence Award)的获奖名单,华大基因继2011年获得该奖后此次再度名列其中。

2015-03-26

2012诺贝尔化学公布

2012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 Robert J. Lefkowitz 与 Brian K. Kobilka。获奖理由为“ G蛋白偶联受体上的成就”。G蛋白偶联受体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而言当然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药物发现方面,30%的药物是靶向这些蛋白的。 Lefkowitz在1968年开始利用放射性方法追踪细胞受体。

2015-03-26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获2012斯德哥尔摩水

2012年“世界水周”论坛8月30日颁发“斯德哥尔摩水奖”。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因改善农业用水管理、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等研究荣获该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当天向这家研究所颁奖。 “斯德哥尔摩水奖”提名委员会认为,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的工作推动了农业新政和投资,不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提升全球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健康水平。

2015-03-26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对艰苦农民生活的描写备受好评,他在西方最出名的作品是《红高粱》,这部著于1987年的小说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Peter Englund)称莫言从“内部”审视了中国社会,并将他描述为“福克纳、拉伯雷与狄更斯的混合体”。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