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化妆品中纳米级氧化锌存在致癌风险
11月30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新加坡研究团队发现防晒霜等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氧化锌以纳米微粒状态使用时,可能致癌。 氧化锌属于物理性防晒成分,可阻隔紫外线,常用于防晒霜等化妆品。化妆品厂商为改善氧化锌本身的白色粘厚质地,多在产品中添加微粒较小的氧化锌成分。
藏族先心病患儿来沪治疗 沪上各界出手援助
p{text-indent: 2em;} 我们共同拥有“爱里的心” 上海2011年11月1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11月12日,由著名艺人范冰冰“爱里的心”项目参与资助的10名藏族先心病患儿来到上海,他们将在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得知他们来沪的消息后,沪上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共同把温暖送给西藏患儿。
第三方检测认证,助力中国化妆品企业建立市场信心
p{text-indent: 2em;} TUV 南德意志集团专家诠释化妆品企业中关于有害物质的控制 上海2011年11月11日电 /美通社亚洲/ -- 近期,二恶烷这一广泛存在于各种化妆品、洗涤用品中的有害物质再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目前,这一有害物质并未被有效监管,各国对于化妆品中二恶烷的限量标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完善化妆品审评审批机制意见
为加强化妆品审评审批管理,完善机制,规范行为,落实审评审批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完善化妆品审评审批机制的意见》,并于日前印发。 意见对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审评审批职责分工、审评专家委员会表决机制、技术审评结论责任主体、技术审评情况反馈机制、申请人答辩制度、审评审批管理和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备选名单
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备选名单公示的通知 食药监保化函[2011]321号 2011年08月01日 发布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做好化妆品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化妆品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组建国家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下设安全风险评估专门委员会。
Plant,Cell & Environ:夏桂先等植物耐氧化胁迫研究获进展
近日,微生物所夏桂先研究组利用酵母筛选体系从碱蓬中分离了一个耐逆相关新基因SsOEP8,该基因编码叶绿体外膜蛋白,和植物对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紧密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Envir Sci & Tech:林先贵等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贵研究员课题组在丛枝菌根真菌的最新研究中发现,磷肥的施用有利于我国北方潮土地力的提升。 丛枝菌根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微生物。它们参与了碳、氮、磷等多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能与90%以上的陆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备选名单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做好化妆品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化妆品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组建国家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下设安全风险评估专门委员会。为广泛听取意见,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以及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专门委员会专家备选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截止到2011年8月15日。
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名贵动物中药将研发替代品
连日来,“活熊取胆”在中国掀起强烈风波,身陷舆论漩涡的归真堂开放熊场参观依旧未得到公众的“宽恕”,“活熊取胆”引发了公众对濒危动植物入药的争议。贵重而稀缺的动物中药材生存在伦理道德与中医药学的夹缝中,其出路何在? 在归真堂、中国中药协会、亚洲动物保护基金轮番在媒体上或解释、或质疑后,昨天,在全国政协第一场小组讨论会结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首度对此事进行正面回应...
Plant Physiol:夏桂先等植物花冠脱落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ant Phys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Tobacco BLADE-ON-PETIOLE 2 Gene Mediates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orolla Abscission Zone by Controlling Longitudinal Cell Expansion,”,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