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云上相约,与您共话分子育种

生物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芯片”,对解决我国种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促进粮食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2022-11-01

系统研究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的遗传稳定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创新团队将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材料繁殖至第4代,从植株表型、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和亚基因组转录等层面比较了不同世代克隆材料,证实了无融合生殖杂交

2022-11-25

中国研究人员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北京时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当天,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随同其他载人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空间应用系统。

2022-12-06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多年生水稻入选,生命科学占比过半

2022年1月,Science 期刊和 Nature 期刊各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4、5】,前者证实了感染EB病毒会使多发性硬化症发病风险增加32倍,这超过了吸烟对肺癌风险的增加。

2022-12-19

研究发现水稻抗稻曲病基因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稻曲病零星发生,且通常在水稻丰收年份发生,因此民间又称之为“丰谷病”。

2022-10-21

水稻叶片衰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叶片是植物主要的光合器官,是植物生长能量和有机物质的主要来源地。以水稻为例,籽粒灌浆所需营养物质的60%~80%来自叶片光合作用。

2022-10-17

研究揭示典型红壤水稻土中细菌群落构建机制

研究发现,上表层土壤(0-10 cm)细菌群落构建主要是随机过程,水稻土长期淹水,微生物随水流迁徙,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均一化。随土层深度增加,微生物扩散限制愈加明显

2022-10-11

破局菌种「芯片」困境,第九届微生物育种工程与应用评价研讨会即将落地无锡

1929 年,青霉素被发现,这是现代医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点。自那以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生命,而当年发现的青霉素极其少量,根本不可能支撑起巨大的需求。

2022-10-27

研究发现水稻LVPA4基因提升稻米产量和品质

水稻产量的提高过程,实质上是源、库、流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其平衡关系不断建立的过程。

2022-10-11

PNAS:揭示生长素调控水稻光合产物源库分配的新机制

众所周知,植物激素生长素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关于生长素和蔗糖这两大信号分子如何协同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清楚。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