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高利增、范克龙和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团队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辅因子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体内多种天然酶活性的纳米酶,并基于此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下工作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artificial peroxisome),并将其用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

2020-12-15

自组装纳米材料构筑无辅因子的氧化模拟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课题组与施兴华、王会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王振刚课题组、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为题,在线发表在

2020-12-01

研究揭示大气老化过程会增强生物质燃烧细颗粒物的氧化应激

 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副作用,会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学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大气颗粒物细胞毒性和致癌潜势等进行研究,然而,有关气溶胶影响人体健康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颗粒物暴露后会诱发人体组织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

2020-11-05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有望解决癌症复发难题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肿瘤干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使肿瘤细胞的转移成为可能,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具有多种耐药分子,从而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因此肿瘤往往在常规肿瘤治疗方

2020-11-04

Cell:一种创新的纳米颗粒候选SARS-CoV-2疫苗可引发超强效的中和抗体反应

2020年1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针对大流行性冠状病毒SARS-CoV-2的创新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比从COVID-19感染中恢复的人的水平高10倍。这种候选疫苗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设计,目前已转给两家公司进行临床开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

2020-11-04

研究发现深海热液微生物基于硫化镉纳米颗粒利用光能新机制

8月20日,国际微生物学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刊发题为Formation of cadmium sulfide nanoparticles mediates cadmium resistance and light utilization of the deep-sea bacterium Idiomarina sp.

2020-08-27

纳米颗粒如何助力癌症研究?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多篇科学家们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纳米颗粒如何助力科学家们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Queensland【1】Nat Cell Biol: 纳米颗粒能够用于治疗耐受性淋巴癌doi:10.1038/s41556-020-0507-y根据最近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

2020-07-23

Science子刊:利用M3mP6多肽高负荷纳米颗粒有望治疗心脏病

2020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药,可以防止血凝块(blood clot),同时不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出血是目前所有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见副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15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gh-

2020-07-23

Adv Materials:纳米颗粒能够治疗致命辐射

尽管放射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没有材料可以保护人们免受射线的伤害。

2020-07-08

Nat Cell Biol: 纳米颗粒能够用于治疗耐受性淋巴癌

根据最近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来自UConn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可能被重新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耐药性白血病。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