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MB:朱敦明等单胺氧化酶研究取得新进展

手性胺是许多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结构单元,也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及手性拆分的重要手性配体。

2014-05-21

PNAS:含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

近日,PNAS杂志上刊登的一则新研究探究了含硒蛋白在抗氧化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硒在生物系统衰老,癌症和慢性疾病中的作用,硒蛋白即包含硒的蛋白质,是哺乳动物必不可少的蛋白,在抗氧化过程中起到重要角色

2014-04-29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何影响土壤中的碳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即回复成二氧化碳)的碳的速度也有所增加。这提示,土壤未来可能没有像曾经提示的那样提供那样多的碳存储。大多数的地球系统模型估计,大

2014-04-25

揭示干旱胁迫下大熊猫主食箭竹抗氧化防御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干旱强度和受旱区域不断增加,并开始由干旱半干旱区向湿润区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屡屡发生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灾害。干旱作为一种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的生长

2014-04-23

Nature Immunol:细胞应激传感器的新作用

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的两项研究提出了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成分在调节CD8α+常规树突状细胞(cDCs)和浆细胞存活中的新功能。

2014-04-11

BBI:时玉舫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应激过程中保护免疫细胞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rain,Behavior,and 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event Restraint Stress-Induced Lymphocyte Depletion via Int

2014-04-11

Sci Rep:李寅等利用二氧化碳生产蛋白质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环境和能源问题,二氧化碳的封存、固定和转化技术备受关注。光合自养原核生物蓝细菌(cyanobacteria)由于生长相对快、不产内毒素、表达外源基因不形成包涵体等优点,成为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蓝细菌进行工程改造,已经可以将二氧化碳生物转化为一系列酮、醇、酸等化学品。

2014-04-11

Blood:氧与一氧化氮水平低协同恶化镰状细胞病

近日,研究人员报告证实:氧和强大的血管扩张器一氧化氮水平低对镰状细胞病患者有一个不幸的协同恶化作用。镰状细胞病常见的特征是红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显著增加。好消息是,恢复一氧化氮正常水平可以大大减少红血细胞黏附,Tohru Ikuta博士说:该研究还指出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自粘附分子P-选择素,研究发现P-选择素在增加红血细胞的粘附中发挥了中心作用。

2014-03-22

Psychoneuroendocrino:安慰性食物减弱身体应激反应

发表在11月的Psychoneuroendocrinology上的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Comfort food is comforting to those most stressed: Evidence of the chronic stress response network in high stress women"表明,吃肥腻或甜的食物来应对压力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减弱身体的应激反应。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