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宁光等发现塑料用品易引发白蛋白尿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宁光教授等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双酚A 可致低水平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9.71~29.9 mg/g)风险增加。相关论文发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杂志上。 双酚A 是一种广泛用于塑料制品行业的工业化学物质,常被用来生产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水瓶和很多食品容器中均含有双酚A。
JAMA:口服氟喹诺酮类或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4月4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似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已被证实与多种眼毒性有关,包括角膜穿孔、视神经病和视网膜出血。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与家庭研究所的Mahyar Etminan博士指出:“由于这类药物还被警告可能引起肌腱断裂,因此人们更加担心其对眼结缔组织的影响。
所有哺乳动物遵循21秒排尿定律?
最新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都遵循21秒“排尿定律”,无论它们的物种、体型、膀胱、性别的差异,完成一次排尿都需要21秒时间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无论它们的膀胱大小,排尿时间都大约需要21秒。并且他们通过视频进行了证实。
欧盟决定自2014年起限制使用杀虫剂氟虫腈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在5月份宣布对三种新烟碱农药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采取限制使用之后,欧盟近日再次宣布限制使用杀虫剂氟虫腈。2个月前,一项由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进行的科学风险评估显示,使用含有氟虫腈的农药处理种子对欧洲蜜蜂种群造成严重危害。 消息人士称,该项针对巴斯夫公司的杀虫剂氟虫腈的限制使用令得到欧盟23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只有西班牙和罗马尼亚投了反对意见票。
EHP:江桂斌等揭示全氟碘烷雌激素效应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组首次发现并确证了全氟碘烷的雌激素效应,解释了其构效关系,为研究全氟类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由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主办的《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上。 全氟碘烷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污染物,关于其毒性效应的研究目前属于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