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Gen Psychiatry: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和杏仁核体积变化相关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和杜伦VA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退伍军人,其大脑调节恐惧和焦虑效应的区域容量明显比正常人小,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
Nat Commun:胃肠道细菌变化可阻止中风发生
2012年12月0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人肠道菌群变化与表现出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相关联。这些研究发现于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人体含有的细菌细胞数量是人细胞的10倍多,其中大多数细菌细胞是在人肠道中发现的。
PNAS:改变化疗药物形状能够更有效的针对癌细胞
2013年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工程学家Santa Barbara发现将化疗药物纳米结构从球形改变为棒状,会使其传送抗癌药物到乳腺癌细胞效率提高一万倍。 研究人员称该发现对提高抗癌效率和减小副作用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PNAS上。
:第四纪古环境变化促进东亚鲫鱼复合种的进化
鲫鱼复合种(Carassius auratus complex)隶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日本等邻近岛屿的淡水鱼类,其分布受到水域环境的限制,是研究东亚晚第三纪以来重大地质气候环境转型期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气候、冰期-间冰期交替造成的海陆变化等古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地理隔离、物种迁移扩散的绝佳材料。
Nature Climate Change:气候变暖或致部分地区洪灾频率大幅提高
《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预测,考虑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洪灾发生频率将大幅提高。但在全球某些地区,洪灾发生频率可能反而降低。这表明有必要针对洪灾加剧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引入一些策略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有关洪灾预测的特别报告称,由于“依据有限”,“总体来说,关于河流洪水变化的一些预测并没有什么把握”。
:天山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波动对物种影响
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的波动会影响物种当前的遗传分布格局。例如,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这一地区的大部分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地磁学的证据以及孢粉资料显示,天山山脉在第三纪末期经历了强的隆升,而在第四纪末期有着多次的干冷-暖湿的循环。而天山山脉的古地质事件及这一地区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物种当前的遗传格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Cell:休眠中细菌芽孢RNA谱是动态变化的
饥饿时,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入芽孢形成(sporulation)过程,该过程持续几个小时,最终形成已知的适应性最强的细胞类型,即芽孢。研究人员证实在芽孢形成几天之后,芽孢的RNA谱(RNA profile)是高度动态变化的。2011年12月29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在高温培育的老化芽孢中,RNA含量在几天之内发生降解而全局性地下降。
Mol Eco:张亚平等发现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影响中国林蛙复合体形成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Ec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文章中...
Nature:气候变化十年内或引起全球生态系统危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将迎来一场严重的气候危机。生态系统将受到冲击;人类的文化难以延续;数百万物种也将走向灭绝。本世纪中期,这次危机可能会先从印尼的部分地区爆发,最终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区域。 此外,即使人们想方设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只能将危机发生的日期推迟到2069年左右。这份研究报告出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