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yx:任海等发现人为干预可助濒危植物躲避气候变化影响
一般认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许多珍稀濒危植物不能适应新的气候,又不能象动物一样迁徙而面临灭绝。然而,最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关于虎颜花的异地回归成功案例表明,人为干预可以帮助珍稀濒危植物在气候变化后继续生存。
研究表明:步态变化预示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
新研究表明,步态变化可预示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2012年7月16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今天在2012年阿兹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 (AAIC® 2012) 上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步态障碍——如步伐缓慢或姿势异常——可以说明认知功能的退化。
Nat Med:紫外线照射会引发RNA变化
暴露在来自太阳的紫外线B(UVB)辐射下会导致皮肤晒伤,过早衰老和癌变,但紫外线B引发的皮肤急性炎症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近日,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则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引发的RNA变化由角质细胞释放带来的,这一效应刺激未接受照射的角质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
Cell:揭示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不健康”变化给孕妇带来的益处
8月3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组分会在其怀孕期间发生剧烈改变,尽管这些改变和代谢疾病相关,但是对于怀孕妇女来说却是有益的。研究者Ley表示,这是首次深入揭示肠道微生物与怀孕相关的,研究发现建议,我们的机体已经进化出了小的微生物群落,或许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微生物群落来改变母亲体内的代谢来帮助胎儿成长。
版纳植物园在不同橡胶林种植区设置气候要素自动观测系统
为准确评价环境友好型橡胶园对森林小气候的改善作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三五”战略突破三“环境友好型橡胶园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实施计划中强调了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了把握橡胶园的本底气候环境,并为探讨套种不同经济林木后,橡胶园的气候环境的变化提供支持。
中国沙漠:寒旱所气候变化对风水蚀复合区的影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IPCC报告指出,近百年来,中国气温上升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交错带气候的过渡性和特殊性,形成风力侵蚀、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等,使得农牧交错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等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且在农牧交错带内形成了具有多种侵蚀力共同作用的风水蚀复合区。但目前气候变化对风水蚀复合区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
JoVE:开发出新方法来检测细胞外液流动变化对肿瘤的影响
有很多因素影响肿瘤浸润。尽管诸如遗传特征、组织类型和环境辐射之类的因素影响肿瘤转移和浸润,但是诸如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流动之类的物理力量仍然是肿瘤浸润中一个知之甚少的组分。 如今,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期刊上的视频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它能够允许研究人员研究和测试生长中肿瘤的微环境。
Cancer:PTEN和MYC基因DNA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和致死性相关
2013年4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分析发现特定DNA区域的缺失或扩增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发展,而DNA同时有这两个变化的肿瘤病人死于疾病的可能性很高。 相关研究发表在Cancer杂志上,新研究为前列腺癌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提示某些患者应积极治疗。 当细胞含有重要基因片段的DNA缺失或扩增时,细胞可发生癌变。
Arterioscl Throm Vas:血栓能感受血流量的变化
2012年10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涉及到动脉壁内的脂肪组织,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斑块组织生长,直到动脉壁爆裂,造成动脉内形成血块。这些血栓成长会阻止血液流向冠状动脉,这可能会导致心脏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血栓形成后有意想不到的能力,能意识它周围的血液循环。
PNAS:新方法用于检测转移性癌细胞的生理变化
2013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大多数癌症致死原因是由于癌细胞的转移性。一旦转移,癌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性质都会改变。 之前研究都关注转移性癌细胞的遗传学变化,但是很难研究其生理变化。最近MIT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够研究癌细胞生理性质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癌细胞的三种关键性质,细胞的质量,硬度和摩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