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冻土层解冻释放的碳对气候影响严重
适逢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之际,一份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Climate change: High risk of permafrost thaw"表明,永久冻土层解冻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威胁比原先估计的更严重。永久冻土层解冻会释放出贮存在土壤中的碳。 科学家说,到2100年,永久冻土层解冻所释放出的碳总量可能是“原先报道的1.7至5.2倍”,具体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速度。
PNAS:气候改变影响蜜蜂和植物的季节周期
日前, PNAS上刊登了美国Rutgers大学Ignasi Bartomeus研究团队的最新论文"Climate-associated phenological advances in bee pollinators and bee-pollinated plants",这项研究报告认为,植物和它们的蜜蜂传粉者的季节周期在过去的130年里都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Holocene:吕厚远等发现太阳辐射影响高原气候变化和植被演替
近日,国际知名古气候学刊物《全新世》(The Holocene)发表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太阳辐射影响高原气候变化和植被演替。 青藏高原中部草原、草甸植被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前人通过该地区全新世孢粉记录重建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带的水平迁移与气候变化过程。
Mol Eco:张亚平等发现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影响中国林蛙复合体形成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Ec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文章中...
Science:气候变暖“增绿”北极部分地区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气候变暖以及海冰融化已影响到位于北美洲的北极沿海地区植被生长,一些原本相对荒芜的地域正逐渐长出更多植物。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Nature Climate Change:气候变暖或致部分地区洪灾频率大幅提高
《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预测,考虑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洪灾发生频率将大幅提高。但在全球某些地区,洪灾发生频率可能反而降低。这表明有必要针对洪灾加剧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引入一些策略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有关洪灾预测的特别报告称,由于“依据有限”,“总体来说,关于河流洪水变化的一些预测并没有什么把握”。
:天山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波动对物种影响
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的波动会影响物种当前的遗传分布格局。例如,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这一地区的大部分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地磁学的证据以及孢粉资料显示,天山山脉在第三纪末期经历了强的隆升,而在第四纪末期有着多次的干冷-暖湿的循环。而天山山脉的古地质事件及这一地区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物种当前的遗传格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