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r & Distribut:周浙昆等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木本植物分布区的影响
由温室气体排放等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开始作用于植物的分布格局。探究气候变化如何作用于植物区域分布格局是制定前瞻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些前瞻性策略能减轻未来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教席
近年来,科技部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2012年1月19日,UNESCO总干事Irina Bokova女士与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校长换文签署了《UNESCO与北京理工大学关于设立UNESCO教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的协议》。北京理工大学为教席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为教席合作主持人。
气候变化致美国60万公顷黄松死亡
美60万公顷黄松因气候变化死亡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研究人员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雪量减少,导致美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及阿拉斯加森林地区70%左右,超过60万公顷的黄松死亡。 “黄松的根较浅,对温度非常敏感,以前在冰雪的覆盖下可以很好的度过寒冷的冬季;但由于雪量减少,其根系更多的暴露在极端低温中,受到冻害,从而引发树木死亡。”美国农业部专家保罗·亨农(PaulHennon)称。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严重威胁安第斯山脉物种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成百上千稀有物种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科学家们对山脉中的哺乳动物、鸟类及两栖类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80%的稀有物种缺乏有效的保护,而这些物种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环境学家珍妮弗·斯文森(Jennifer Swenson)称。
气候变暖使苹果变得更甜
全球气候变暖使苹果的酸味减少,变得更甜了,从而首次证实气温上升会使农作物的口味发生变化。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使苹果的酸味减少,变得更甜了,从而首次证实气温上升会使农作物的口味发生变化。 但研究也发现,气候变暖会使苹果变软,产量减少,整体上让人担忧负面影响更大。
气候变化与传染病关系密切
过去10年来,气候变化和疾病的问题曾引发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对那些影响人类的疾病。最近,一个由疾病生态学家领导的国际小组报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世界传染病的传播,并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严重影响。该小组提议,模拟疾病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方式,将有助于公共卫生部门和环境管理人员对致命性疾病进行预测并采取缓解措施。
Nat Commun :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植物开花灾难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说,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一些常见植物的开花期显著缩短。这项研究采用基因表达分析来做这一预测,并且提出,该方法对预测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人们尚未研究过的风险可能会有用。 在受控的实验条件下,Akiko Satake及同事模拟了拟南芥的关键开花时间基因的调控动态,建立了一个预测气候对这些生命周期事件的影响的方法。
英著名学者反省预测:气候在变暖 灾难被夸大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消息92岁的英国环境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50年前提出备受争议的“盖亚理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产生灾难性影响。现在,洛夫洛克推翻了自己的理论,承认此前的预测是在“杞人忧天”。但他同时也强调气候变化仍在发生,只是没有他此前认为的那么快速,所产生的影响也没有他预测的那么可怕。 上世纪60年代,洛夫洛克在就职于美国宇航局期间提出了所谓的“盖亚理论”。
PNAS:气候变化的特征或可通过北极熊的基因揭示
近日刊登在PNAS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对北极熊和棕熊的基因组进行了相关研究,揭示出了古代杂交繁殖很可能与过去的气候变化事件有关,这提示当前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威胁北极熊作为一个独特物种的地位。 Webb Miller及其同事收集了当代北极熊、棕熊和美洲黑熊的血液和组织样本。再加上提取自大约13万年到11万年前的北极熊的DNA,这些样本被用于产生大量的基因组序列数据。
Oryx:任海等发现人为干预可助濒危植物躲避气候变化影响
一般认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许多珍稀濒危植物不能适应新的气候,又不能象动物一样迁徙而面临灭绝。然而,最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关于虎颜花的异地回归成功案例表明,人为干预可以帮助珍稀濒危植物在气候变化后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