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DA通报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基本查清抽检结果已向社会公布
目前,铬超标胶囊剂药品情况基本查清,抽检结果已由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网站公布,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汇总公布。 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认真严肃依法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堵塞监管漏洞,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动员全系统力量,全面开展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抽验,及时控制问题产品。
SFDA曝光“强肾养心胶囊”等六种违法药品广告
日前,SFDA曝光了“强肾养心胶囊”等6种药品违法广告。这6种违法药品广告发布频次高,违法情节严重,宣传的功能主治、适用范围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并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SFDA:关于进一步做好铬超标胶囊剂药品监督召回和销毁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做好铬超标胶囊剂药品的监督召回和销毁工作,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继续依法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召回进行监督,督促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召回工作的通知》(食药监电〔2012〕22号)的要求完成铬超标胶囊剂药品的召回和销毁
Nature:悉尼大学观测到1万光年外星际气体运动景象
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仰望星空,他们看到了各种动物的形状,这就是星座的由来。而现在,一组科学家首次让我们看到了银河系中这些星星之间广袤空间中弥漫的星际气体的“图画”。 这些所谓的“蛇”就是气体团,其密度和磁场状况由于湍动的存在处于迅速的变化之中。天文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尝试拍摄这一现象已有30年之久。
Science: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开发出控制感染新方法
理解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发出有效的抵御细菌感染的疗法。 (Credit: © Jezper / Fotolia) 2012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前科学家们在微生物研究领域里重点的研究集中在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的相关研究,研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对于理解细菌间的交流及相互合作至关重要。
华生曲司氯铵胶囊ANDA获FDA批准
2012年10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华生制药(Waston Pharmaceuticals)旗下华生实验室(Waston Lab)今天宣布,曲司氯铵缓释胶囊(Trospium Chloride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简化新药申请(ANDA)获得了FDA的批准。
温室气体为恐龙崛起铺平道路
早期恐龙在由剧烈火山喷发引发的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后逐渐兴盛起来 发生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可能导致了恐龙绝灭。然而地球上发生的另一次生物大灭绝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呢?如今,研究人员对恐龙时代萌芽阶段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杀手:火山温室气体引发了甲烷气体的大爆发。而正是这些甲烷气体使地球气候急剧变暖,其他生物大量灭绝,最终为恐龙兴盛创造了条件。
Small:日开发出伸缩自如柔软胶囊
近日,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与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利用二氧化硅的纳米薄片,开发出了伸缩自如且非常柔软的胶囊,将药物装到这种胶囊内部,可实现对药物释放持续时间的自由调节。 这一研究成果将于近期刊登在纳米科技刊物Small的网络版上。 迄今,制作胶囊的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硅等无机物或是脂质、聚合物等有机物。如何结合二者的优点是研究人员长期致力的课题。
ACS NANO:纳米胶囊成为抑制恶性胶质瘤新策略
恶性胶质瘤是患者人数很多的一种恶性脑肿瘤,非常难治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内部装有化疗药物的微小高分子胶囊,可有效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增殖,为治疗这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找到了新方法。 脑肿瘤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构成脑血管的细胞结合非常紧密,血液中的物质不容易渗透到外面,即使向血液中注射药物,也很难到达血管外的肿瘤。
GLOBAL CHANGE BIOL: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调控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出调控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 N2O)通量的因素很多,如外部环境因子(温度、降水、氮沉降等),土壤特性(物理、化学、生物等)等,但如何量化这些因素的调控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这些气体通量模型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