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Med公司在ASCO提交anti-Notch2/3单克隆抗体I期试验数据
2012年6月2日,OncoMed,一家私人控股的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癌症干细胞(CSCs)或肿瘤起始细胞的药物,今天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提交了OMP-594R5的I期临床数据。OMP-594R5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靶向于Notch2和Notch3受体。
科学家提出铝对人体生物毒性的新分子机制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宋波、高兴宇、方海平研究员与中国石油大学黄方教授等通过多方合作,采用量子计算、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同步辐射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圆二色谱(CD)、核磁共振谱(NMR)等谱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铝对蛋白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铝对人体生物毒性的新分子机制。
Food Chem Toxicol:评价转基因牛肉的亚慢性毒性
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高效表达转人乳铁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牛的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鼠90天喂养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
JMCB:李劲松研究组获得来自脂肪细胞的克隆小鼠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核移植和iPSC技术能有效地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多能性或全能性的细胞,然而是否各种体细胞均能用于重编程还不清楚。脂肪是一种容易获取的组织,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来源的细胞能够通过“Yamanaka因子”的诱导变成iPS细胞,但是到目前为止,脂肪细胞是否能够用于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产生克隆小鼠还不得而知。
PNAS:百草枯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Phillip Rappold等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及小鼠实验研究了百草枯引发神经毒性的机制,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第二代TLR-9哮喘促效药AZD1419进入临床前毒性研究
近日,Dynavax 和AstraZeneca联合宣布新药AZD1419开展临床前毒性研究。 AZD1419是第二代TLR-9哮喘促效药。 研发经费全部由AstraZeneca负担,按照合作协议,随着合作的展开Dynavax将得到260万美元的补偿。 在对过敏性哮喘实验小鼠的临床前研究中证明,AZD1419能够产生长时间药效。
惊人的事实 一只烤鸡腿=60支香烟毒性
日常生活中,市民在食品挑选上存在误区,有10种垃圾食品分别为:烧烤类食品(含大量三大致癌物之首“三苯四丙吡”、一只烤鸡腿=60支香烟毒性、导致蛋白质碳化变性加重肾脏和肝脏负担);油炸食品,如薯条等(油炸淀粉是
PNAS:anti-HER3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新发现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以色列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制备了几种anti-HER3单克隆抗体,通过对比这几种抗体在促进HER3降解,下调下游信号,抑制培养细胞生长以及募集免疫细胞等方面的能力,发现其中一支抗体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这对利用抗体治疗的方法治疗胰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JCI:自噬作用可保护胰腺β细胞免于毒性蛋白质的损伤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就揭开了谜底,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自体吞噬现象,即从细胞中清除损伤或者有毒的蛋白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