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病毒性肝炎治疗 规范检测方法是关键
随着母婴阻断和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仍有相当数量的患病人群。若不予以规范化治疗,容易出现肝纤维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导致死亡。近日,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上海拓新健康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罗氏诊断支持的“肝愿:慢性病毒性肝炎大众教育”公益项目总结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市病毒性肝炎大众教育指南《认识肝炎,知行合一——病毒性肝炎宣教指导和释
心脏病患者使用自体来源的干细胞可能会产生毒性,而健康供体或基因改造的细胞更加适合
最新研究报道,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宿主患者的细胞修复心脏中的组织可能是有毒的。对于严重和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除了移植和干细胞治疗之外,几乎没有治疗方案。但是以色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能会反过来伤害心脏病患者。由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和Sheba医学中心的Jonathan Leor教授领导,由TAU的Nili Naftali-Shani博士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目前
Cell Metabol:鉴别出能保护机体细胞免于毒性脂肪侵害的关键酶类
2017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霍华德休斯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一种关键的脂肪生成酶如何保护机体细胞免于毒性脂肪的损伤。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全面理解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比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心力衰竭等,同时还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
来自蛇毒的新型抗血栓药,效果更好毒性更低!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的新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了基于蛇毒的更安全的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称为血小板的血细胞聚集在一起并形成血块,并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损伤后过度出血是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与血小板表面的蛋白质糖蛋白VI(GPVI)相互作用的药物。小组早期的一项研究发现,Tropaglerix是Tropidol
Science:针对药物BIA 10-2474的神经毒性提出一种潜在的新解释
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个大型的研究团队针对去年在法国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发生的病人损伤和死亡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 reveals off-target proteins of the FAA
Cell Research:科学家揭示肿瘤化疗引起的肠道毒性的分子机制
4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孙兵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题为Chemotherapy-induced intestinal in?ammatory
Cell Research:科学家揭示喜树碱类药物肠道毒性机制和克服毒性治疗方案
喜树碱类药物是细胞毒类药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当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细胞毒类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喜树碱类药物的抗肿瘤新药研发,自主研
微生物所获得鸭病毒性肝炎灭活二价疫苗及相关抗体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
兽用新生物制品(以下简称新制品)系指我国创制或首次生产的用于畜禽等动物疫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制品。为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由农业部审查批
我国科学家利用酵母菌实时在线监测PM2.5毒性
空气污染特别是PM2.5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北京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近期在此问题上取得跨学科进展,首次以荧光标记的酵母菌取代现有方法中的半导体传感器,实现了对PM2.5多方面毒性的实时在线监测。据
Science:大肠杆菌毒性因子分泌调节机制
虽然大部分大肠杆菌都属于共生菌,但仍有一些还是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升,其中包括EPEC以及EHEC。它们均拥有一种叫做T3SS(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的系统,能够分泌毒性因子进入宿主细胞中引发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