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Pathog:魏海等揭示乙肝病毒在人体长存的分子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图 3月15日,国际病毒学顶级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海明和田志刚教授研究组的科研成果----TGF-b1 Down-Regulation of NKG2D/DAP10 and 2B4/SAP Expression on Human NK Cells Contributes to HBV Persistence。

2012-11-18

AMB:朱敦等单胺氧化酶研究取得新进展

手性胺是许多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结构单元,也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及手性拆分的重要手性配体。

2014-05-21

GEB:李等外来物种气候生态位漂移研究获进展

生物入侵给各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危害。如何预测外来种的入侵和扩展风险对制定保护对策非常重要。当前的主要预测工具是生态位模型,其前提假说是气候生态位保守性,即物种气候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保守的特

2014-05-29

PLoS ONE:江喜等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构建研究中获进展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基本和核心问题之一。环境过滤、种间作用和随机过程被认为是群落构建三类主要驱动力,区分它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的相对贡献也成为当下生态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湖南八大公山25 ha样地代表了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该样地物种丰富,地形起伏多变,沟谷纵横,厘清该样地内不同生态学过程的相对贡献,对补充和提高我们对物种丰富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2014-06-18

第七届“药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举办

第七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举办

2013-12-12

康德投入使用世界最大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开创一次性反应器培养NS0细胞先河 上海和台北2013年11月5日电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公司药明康德(NYSE: WX)日前宣布,其无锡生物研发生产基地成功扩建并投入使用两个2000升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这也是目前世界已知容量最大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将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cGMP标准的一流生产服务。

2013-11-06

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张

张明杰,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结构生物学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参与突触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调控过程的各类复合物的构架、组装、转运等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和NMR。他所领导完成的“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専家(2005年)之一。

2012-02-02

Develop Cell:孟安等揭示Ppp4c上调BMP信号促进斑马鱼胚胎腹部组织发育

Ppp4c正向调控BMP信号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5月15日,国际著名杂志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孟安明教授实验室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冯新华实验室合作的研究发现“Protein Phosphatase 4 Cooperates with Smads to Promote BMP Signaling in Dorsoventral Patterning of Zebr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