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出基于“生物正交工程”的远红区膜电位探针
作为神经系统信息交流的“通货”,神经电活动是大脑处理复杂信息的物理基础。与膜片钳和微电极阵列记录等基于电极材料的传统电生理技术相比,荧光膜电位成像在时空分辨率、测量通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发射波长在远红区(640 nm以上)的荧光探针由于其红移的光谱具有更强组织穿透能力,而且可适于多通路成像观测,因而备受研究人员青睐。然而目前
Science:利用源自宿主细胞的非典型crRNA可实现Cas9的多重RNA检测
2021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CRISPR-Cas免疫系统通过CRISPR RNA(crRNA)的引导降解外来遗传物质。crRNA作为间隔重复序列单元被编码在这种系统的CRISPR阵列中。每个crRNA通常由对CRISPR阵列转录而来的前体进行加工而成,然后与这种系统的Cas效应核酸酶合作,直接裂解靶核酸。在作为Cas9核酸酶和许多CRISP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 by editing the promoter of susceptibility gene OsSULRT3;6”的研究简报。该研究利
引导编辑研究取得进展
新型基因编辑系统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PE)可以在基因组的靶向位点实现任意类型的碱基替换、小片段的精准插入与删除,这种灵活的、可设计的遗传修饰能力使其在基础研究、人类疾病治疗和农作物育种中潜力巨大。该系统由nCas9(H840A)融合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和pegRNA(prime
Cell子刊:利用高度多重的ddPCR方法更好地检测患者体内的HIV病毒库
2021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定量确定具有复制能力的HIV病毒库对于评估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病毒生长试验(viral outgrowth assay, VOA)低估了HIV病毒库,因为它未能诱导所有具有复制能力的HIV前病毒(provirus,即病毒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DNA的HIV)。针对HIV单个区域或两个区域的HIV DNA测试(分别称
CRISPR/Cas9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疗法CTX001获欧盟优先药物资格(PRIME):治疗2种血红蛋白病!
CTX001将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红血球产生高水平的胎儿血红蛋白(HbF),单次输注可快速持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Nat Commun: MOCCI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反应的多重机制
Mito-SEPs是一种小型肽段,其定位于线粒体中并且起着调节代谢的作用。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Lena Ho团队研究了mito-SEP与炎症之间的负相关性的及其内在调节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Nature:揭示体细胞基因组编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1年4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遗传因素导致了大多数类型的人类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因此,生物医学科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开发一种手段来修改患者体内的基因组,以校正致病突变,使入侵病原体的基因组失效,使免疫细胞攻击肿瘤,并使无数其他治疗机会得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基因添加可以具有治疗价值,而且基因疗法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成功。
Cell: 新型CRISPR转录组学编辑“机器”有助于重塑转录组记忆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大幅提升了我们修饰人类基因组的能力。基于sgRNA介导的CRISPR- Cas9相关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指定位点引入DNA断裂以失活基因功能或通过同源性DNA修复引导精确的DNA编辑,这些技术已针对基础DNA序列的靶向变化进行了优化,因此非常适合修复或引入致病性突变。然而,上述技术对内源性DNA修复机制的依赖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些途径的复杂性可能使其难以进一步提升精确性。
Nat Commun: "升级版"编辑器可在成年小鼠中进行基因校正并诱导癌症发生
“Prime Editor(PE)”是一类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该技术无需依赖于双链DNA断裂或外源供体DNA模板,即可介导基因组修饰。通过prime editing guide RNA中本身存在的“模板”序列,从而实现精确的单碱基替换或小规模的插入/缺失突变。为了探究该工具在成年小鼠中的基因编辑能力,来自麻省大学医学院的Wen Xue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