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小鼠模型不能很好模拟人类炎症疾病

数十年以来,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实验小鼠模型一直被用于确认和测试候选药物,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模型不能准确地代表人类对炎症疾病的响应。 Junhee Seok及其同事研究了创伤、烧伤和来自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毒素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遗传应答的。这组作者将观察到的模式与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模式进行了比较。他们确定了来自这些小鼠模型的模式与人类响应模式匹配得不好,以至于这些结果看上去像是随机的。

2013-02-17

PLoS ONE:禁食让脑瘤对化疗更加敏感

2012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实控制性禁食(controlled fasting)改善在癌症治疗中的化疗疗效,延长患有侵袭性脑瘤的小鼠的预期寿命。 在这项刊登在PLoS ON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禁食时间似乎提高化疗在治疗神经胶质瘤上的疗效。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最为常见被诊断出来的脑瘤。

2012-11-18

iPSC可在相关人类细胞类型中模拟人类疾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超乎预想的可能性在培养皿中模拟人类疾病。将来自患者的体细胞重编程至胚胎干细胞样状态,随后再分化为疾病相关的细胞类型,生成的人类组织携带着可引起或促进疾病形成的遗传变异,由此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人类疾病组织资源。

2013-04-27

Nature:流感病毒通过组蛋白的模拟机制抑制抗病毒反应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很热门的研究领域。最近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模仿人类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来抑制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流感病毒的感染有时候是严重甚至是致死的,但是大多数人基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帮助,可在几天之内恢复健康。看似简单的病毒与其宿主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并不简单,流感病毒善于绕过其宿主的防御。比如,它们可以利用细胞内蛋白合成机制来产生病毒蛋白,以敌对免疫反应。

2012-11-19

Nature:禁食及糖尿病条件下肝糖异生的调节机制

在禁食状态,体液中循环的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通过诱导糖原异生作用,促进了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促发cAMP信号通路,通过CREB辅激活因子CRTC2的去磷酸化,提升了糖原异生基因的表达。胰高血糖素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蛋白激酶A(PKA)介导的对CRTC2激酶SIK2的抑制作用,促进了CRTC2的去磷酸化。

2012-11-18

PNAS:三维聚合物支架培养尤因氏肉瘤细胞模拟体内肿瘤生长环境

2013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支持植入手术需要的生物组织生长的多孔聚合物支架,具有很大地潜力来加快癌症治疗的开发。Rice大学、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报道,用三维聚合物支架来培养尤因氏肉瘤细胞是有效的,可以模拟体内肿瘤生长的环境。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PNAS杂志上。

2013-04-02

Plos Genetics:模拟细菌DNA甲基化模式实现穿越其限制修饰屏障

细菌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生物类群,参与自然环境碳、氮和硫等元素的循环,另外,细菌在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工业微生物发酵及农业生物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遗传操作是研究细菌生理功能、致病机理及构建基因工程菌株的先决条件。

2012-11-18

生物芯片可被用来模拟研究癌症药物输送机制

2013年9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利哈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型生物芯片可以用来模拟研究抗癌药物在人体内的输送机制。开发人员介绍说这种芯片鉴定的方法介于体内生化检测方法和体外实验室检测方法之间。科学家将芯片表面制作成细胞通道的形状,然后可以将人类细胞放置在这个芯片表面进而观察癌症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芯片造价相当低廉,每个芯片仅1美元,具有广泛使用的前景。

2013-09-04

: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实际上发挥着纳米筛(nanoscale sieve)作用的人工合成纳米管,它对哪些物质能够穿过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发挥着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的关键性组分钾离子通道同样的作用。这也是第一种管径均匀的自组装而成的疏水性人工合成纳米管,它的大小大约8.8埃(一亿分之一厘米)。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