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抑郁症患者人脑功能连接组模块化重组特性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研讨会 基于数学图论分支的复杂网络理论是分析复杂关系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脑网络成像研究中。模块化分析是复杂网络的典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尺度脑网络结构特点。相关研究发现,人脑网络是以模块化进行结构与功能组织构建的,而这种基本组织结构会受到各种神经精神疾病条件的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脑与心智毕生

2018-01-18

首次构建出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发生的基因调控图谱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人类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的基因调控图谱,其中在神经发生中,神经干细胞转化为脑细胞并且大脑皮层在尺寸上扩大。他们鉴定出调控我们的大脑生长并且在某些情形下为在生命后期出现的几种大脑疾病奠定基础的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1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18-01-14

首次构建出人头颈癌的完整细胞图谱

2018年1月5日/生物谷BIOON/---头颈部肿瘤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常见的,是癌症相关疾病和死亡的第六大原因。虽然这种肿瘤经常在舌头、脸颊或喉咙中发现,这就使得可通过外科手术摘除它,但是它能够通过淋巴结进一步扩散。不幸的是,一旦这种癌症在一种被称作转移的过程中以这种方式扩散,那么治疗它就变得更具挑战性,并且患者通常具有较差的治疗结果。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含有经历部分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2018-01-05

Nature:首次构建出制造含硼碳键化合物的细菌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化学教授Frances Arnold博士和她的团队构建出首次能够制造含有硼-碳键(B-C)的化合物的细菌。在此之前,这些硼-碳键仅来自化学家的实验室,并不能够由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产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7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tically program

2017-12-28

多篇Nature论文利用DNA折纸术构建出迄今为止最大的结构

2017年12月24日/生物谷BIOON/---DNA是一种强大的构造材料,这是因为它的序列能够经设计后允许精确地控制自组装。在一种被称作DNA折纸术(DNA origami)的制造技术中,一条较长的支架DNA链与互补的短DNA链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纳米结构。科学家们花了十年的时间来让DNA折纸术变得更便宜和利用它构造出更大的结构。如今,四项都发表在2017年12月7日的Nature期刊上的研究代表

2017-12-24

Science:首次仅利用DNA构建出化学放大器和化学振荡器

2017年12月21日/生物谷BIOON/---遵循特定指令的DNA分子能够为合成化学系统提供更加精确的分子控制,这一发现为工程师们构建具有新的复杂行为的分子机器打开了大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系统化方法构建出化学放大器(chemical amplifier)和化学振荡器(chemical oscillator),从而有潜力将复杂的电路计算嵌入到旨在用于健康医疗、高级材料和纳米技术的

2017-12-21

中国科学家构建首个创伤后应激障碍遗传学数据库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在创伤事件暴露后,是具有复杂病因的综合征。美国2013年公布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PTSD已从“焦虑障碍”组移到新的分组“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中。经历创伤事件是罹患PTSD的必要条件之一,关于全球创伤事件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70%的受访者至少报告了一例创伤事件,但其中只有少数人

2017-12-05

利用细菌CRISPR/Cas系统构建出世界上最小的磁带录音机

2017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一些巧妙的分子黑客技术,将一种天然的细菌免疫系统转化为一种微型数据记录器,从而为开发将细菌细胞用于疾病诊断和环境监测等用途的新技术奠定基础。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1月23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ltiplex recording of cellular even

2017-11-25

3D打印在面颌修复、心血管构建与生物芯片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致力于研究能够使损伤、病变组织或器官完美重现和再生的材料和装置。随着生物技术、医药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交互融合,新型和新概念生物医用材料层出不穷,譬如3D打印技术的出现。3D 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需求,实现患者对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快速而又精确的个性化定。特别是对于全器官和大型组织的构建,其所采用的细胞逐层累积方法

2017-11-07

科研人员发现:人工构建酵母工程菌能够自动化合成内酯化合物

 愈创木烷型内酯具有诸多药用活性,很多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癌功效,此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内酯基团是其活性基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近日揭开了内酯基团形成的神秘面纱,发现人工构建的酵母工程菌能够自动化合成内酯化合物。愈创木烷型内酯类化合物在植物中通常只有万分之几的含量,如此低含量的合成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但由于其显着药用价值,部分该类化合物仍然被用于临床抗癌实验,比如人们从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