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Ecology:植物次生代谢物影响昆虫对农药耐受性
9月,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研究组在Molecular Ecology杂志发表 Gossypol-enhanced P450 gene pool contributes to cotton bollworm tolerance to a pyrethroid insecticide的研究论文。
PNAS:绿茶提取物影响AD相关淀粉样沉淀形成
2013年3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绿茶的一项新益处,能够防止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折叠。该蛋白的聚集与阿尔兹海默氏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Mi Hee Lim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近期PNAS上的文章称,绿茶提取物能够控制AD发病过程的金属相关Aβ聚集。
The Plant J:余迪求等揭示拟南芥转录复合物参与调控植物盐害反应机制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受到各种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es)的影响,如高温、低温及干旱等。其中土壤的盐碱化(Salinity stress)是限制农作物栽培及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但是人们对植物耐盐害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WRKY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拥有74个成员。
第一批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发布 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植物提取物行业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的缺失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及流通环节,没有标准就无法有效监管;在对外贸易环节,没有标准就没有主动议价权;一定程度上说,标准的缺失将导致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去年新《法检目录》调整后,出口没有标准的植物提取物企业更感觉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被禁止出口。
Cell:斑马鱼筛选系统提取物可将干细胞诱导成为肌肉细胞 加速肌肉疾病的研究
通过使用一种在快速培养系统中鉴别出的三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就可以实现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小鼠模型中增强其肌肉量并且逆转疾病的表现。
中药植物提取物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11年,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中药产品在出口方面将继续保持增势,优势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中药材饮片、保健品类商品。如今后国际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我国中药产品贸易仍可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1年1~9月,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基础仍较脆弱,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期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
植物提取物产业方兴未艾
植物提取物产业是中药出口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产业,也可以说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近10年间,出口额同比均为增幅。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和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继续发展优势出口产品"。2011年,植物提取物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加47%,成为中药类产品出口第一个超过10亿美元的类别。
NRR:葡萄籽提取物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益
许多视网膜神经疾病涉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应激。 最新研究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可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由此,中国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和Daxiang Lu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RGC-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和视网膜组织块实验证实,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拮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BMC Gastroenterology: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阻断结肠癌细胞中的细胞信号通路
2012年1月22日,据《每日科学》报道,木犀草素,一种常见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这种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特性,但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那么确定。发表于BMC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中对于癌症生长非常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IGF和PI3K)。 结肠癌是西方国家第二大常见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