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影响沉水植物砷吸收与代谢研究取得进展
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燃烧、农药化肥使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导致水环境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稳定与发展构成威胁。植物修复成本低、效果显着、便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植物对砷的吸收与代谢能力对植物修复起关键作用,沉水植物具有较高的砷积累能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砷污染修复植物。环境因素对植物砷吸收与代谢过程发挥作用,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砷吸收与代谢作用
水生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理解植物系统发育、植物物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水生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缺失、平移和倒位现象在水生植物中大量存在,这些现象发生的时期如何,对理解物种的系统发育的作用如何,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研究人员合作,以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为研究材料,测定其
古老孑遗植物群体基因组学和适应性进化研究获新成果
揭示环境多元的异质性与生物遗传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物种进化历史的关键,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对于非模式物种,环境变化如何促进物种分化以及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知之甚少。山地由于频繁剧烈的地质运动导致的环境异质性造成地理分布隔离,影响物种分化,而发育为极富特色的物种特有性和多样性中心。原本山
Nature子刊:原始干细胞生成的骨移植物促进顽固骨折愈合!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虽然大多数骨折都可以用牢固的石膏和大量细致的护理来修复,但更复杂的骨折需要骨移植之类的治疗。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原始干细胞培育出了优良的骨移植物。他们发现,这些细胞可以帮助骨骼在修复部位再生所需的肥沃支架。研究人员说,这些移植物可用于促进快速和精确的骨愈合,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受益于外科干预。"骨科植入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替代速率异质性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多样性演化是进化基因组核心问题之一。被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在大小、结构、基因及内含子数量等方面均具有多样性,这一特征使得线粒体基因组成为研究基因组复杂性的理想系统。通常认为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度较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低,且同一基因组内基因之间的进化速率较为一致。但前期通过对部分类群如匍匐筋骨草(Ajuga reptans)线粒体基因组的研
研究揭示植物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
光照不仅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触发植物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响应过程。高等植物的根系十分复杂,除主根和侧根外,大多数高等植物在地上部分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不定根。与长期生长在地下的主根(或侧根)不同,大多数不定根一直暴露在光照下。但是光照究竟是如何影响不定根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其相关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迟伟研究组以模式植
科学家研究植物激素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日前提出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对改良农作物株型、提高营养利用效率以及培育抗寄生作物具有指导意义。相关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11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记者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团队此次阐明了一种名为独脚金内酯的植物激素如何在分子机制上调控分枝发育、叶片形状以及花青素
人参属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人参属为五加科的一个小属,约有10-18个种。其中,作为著名药用植物的三七 (P. notoginseng),至今没有野生群体被发现,因此其野生近缘种是三七品种改良潜在的资源宝库。但是,由于生殖器官形态上的保守和营养器官形态上的多样化,三七野生近缘种的分类和物种鉴定一直存在困难和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色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团队物种濒
非洲药用植物苦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地区,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自北向南依次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以及南非高原,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非洲地理地貌和气候因素复杂,降雨量差异大,垂直温差悬殊,其独有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非洲大陆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药用植物更是成了非洲当地居民预防疾病和保障健康的最重要的天然产物。“非
研究揭示植物拮抗水杨酸驱动的应激反应的新组分
5月14日,The Plant Cell 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Chanhong Kim研究组题为PLANT NATRIURETIC PEPTIDE A and its putative receptor PNP-R2 antagonize salicylic acid-mediated si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