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沙眼衣原体可致癌
由于性接触传播引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常常会遭到忽视,沙眼衣原体不仅是一种引发女性不孕症的病原体,而且其会增加个体患腹部肿瘤的风险。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期间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保护因子。
J Biol Chem:揭示生殖器支原体RNase R修饰tRNA 3’端使其成熟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佛罗里达州大西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细菌中的一种潜在的特殊机制,这或许为开发针对AIDS、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新型抗生素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QX100在细菌和衣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
QX100一个应用的大方向是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尤其是复杂来源的样品。之前已有多篇HIV(病毒方面)相关的文献。最近又有2篇QX100对于细菌和衣原体检测方面的文献发表,结合之前的文献,可以得出,QX100可以对复杂来源样品中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而且是以绝对定量的方式进行,不再需要依赖于标准曲线,简化了实验操作。
Science:植生生态所科研人员在小RNA调控多年生植物开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13年5月31日,植生生态所王佳伟研究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Age-Dependent Vernalization in Cardamine flexuosa”的研究论文。本文揭示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弯曲碎米芥(Cardamine flexuosa)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 多年生植物是指寿命超过两年的植物。
NAR:植生生态所科研人员发现RNA剪接保真性调控新机制
近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徐永镇研究组关于ATP水解酶Prp28调控RNA剪接保真性机制的研究成果。 内含子的去除由RNA剪接催化完成,是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内含子序列包含三个保守的RNA区域:5’剪接位点(splicesite,SS)、剪接支点和3’剪接位点。
Science:土壤细菌和人类病原体能够交换药耐药性基因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土壤细菌和人类病原体会快速地交换药耐药性基因,提示环境中的细菌可促进抗生素耐药性危机。这些发现可改变目前的有关抗生素耐药性及对付它的方法的想法。土壤是地球上最大、最多元的微生物生境之一;它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是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一个巨大的来源。
mBio:开发出预测眼部病原体的方法
2013年4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病毒和其宿主之间的“斗争”可以清楚地描述出病毒是如何进化的,当我们的意识停留在腺病毒仅仅可以引发较弱感染的时候,近日有报道就表明腺病毒也可以引发急性的感染,甚至有时候会引发患者感染死亡。 近日,来自乔治梅森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系统生物学方法来揭示新发现的人类腺病毒如何进化来影响疾病的发展。
:健康所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新进展
9月23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免疫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健康所最新研究成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其分泌蛋白Tir的ITIM基序,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免疫应答而最终消除病原体。但是,也有许多致病生物能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PLoS One:医院儿科门诊空气中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含量研究
医院由于病人流量大,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繁多,常常会引起健康人体感染这些疾病。目前,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儿科门诊,因为儿童的免疫力差,前往治疗的儿童往往会感染其它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