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皮肤细胞进行遗传修饰也能够制造特殊干细胞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不携带任何遗传修饰的情况下,成功将成人的皮肤细胞转化成为一种名为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的干细胞,而且这些干细胞能够转化成为脊髓和大脑中存在的其它细胞。这项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研究人员或许能够对在培养皿中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研究来通过患者的自身细胞来寻找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经PE修饰的透明质酸用于美容和透皮传输蛋白质
透明质酸是一种长链大分子多聚糖,具有多重生理作用。透明质酸通常存在于年轻健康的皮肤中,有助于皮肤保持厚度和完整性,防止感染和紫外辐射等环境因素造成的损伤。随着人体衰老,皮肤逐渐损失透明质酸,对环境压力
【开门大吉之 Nature Chem Biol】赖氨酸巴豆酰化 新型阅读器 (reader)的再发现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自然子刊《自然化学生物学》(Nat Chem Biol)在线发表题为 “MOZ和DPF2的双PHD锌指结构域选择性识别组蛋白巴豆酰化”(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Histone Crotonylation by Doub
JBC:显著改善化学修饰的胰岛素的可利用性
通过让一个碘原子替换胰岛素中的一个氢原子,这种激素衍生物不仅能够保持它的功效,而且能够更快地被有机体利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基于计算机模拟预测这种效果,随后利用实验加以证实。
高大明教授:代谢酶PGK1乙酰化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
12月1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肿瘤代谢与营养研讨会:能量的管理与平衡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主题是《Acetylation dependent regulation of PGK1: Function
辩论之外的故事:新型组蛋白修饰与表观遗传调控(一)
在上一周,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朱冰研究员,针对"表观遗传及其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PTMScan®蛋白翻译后修饰技术简介
利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公司开发的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序(motif)抗体, 在肽段水平上免疫亲和富集带有不同PTM的肽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快速、准确、高通量地分析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节点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 泛素化修饰的变化,满足创新性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药物靶点筛选和评价的需求。
清华李海涛组在《Nat Chem Biol》报道巴豆酰化最新阅读器
BioArt按:李海涛教授自2010年入职清华医学院以来,主要运用生物物理学、生化以及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表观遗传调控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识别与催化的机理。2014年该课题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石晓冰实验室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
20世纪人们向癌症宣战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比如吸烟和肥胖率的降低、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增加、癌症早期筛查的普及和癌症靶向药物的面世,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