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新型ESAT6-CFP10皮肤测试评估
2021年5月22日讯/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罹患结核病。据估计,结核病感染者一生中罹患结核病的风险为5-10%。为了到2035年实现世卫组织终结结核病战略,应对结核病感染库至关重要,因为它大大增加了全球结核病负担。目前,诊断结核病感染的方法是有限的。该研究目的是评估新型ESAT6-CFP10(EC)皮肤测试对中国成人结核病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种新的前列腺癌无创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的筛查通常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PSA)检查、直肠指检、核磁共振扫描及侵入性活检检查。在英国,前列腺癌占了所有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13%,但相比之下,10年的生存率接近84%。因此,对临床医生来说,如何最好地诊断和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并尽量减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同时选择更合理的方式来
分子诊断龙头睿昂基因上市,凯辉基金助力国际合作
5月17日,国内分子诊断龙头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昂基因”)正式发行,成功登陆科创板。睿昂基因发行价为18.42元/股,开盘价95.00元/股,开盘即大涨415.74%!并在开盘后迅速破百! 截至发行之前,睿昂基因拥有101项获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或经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备案的医疗器械产品,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29项,第二类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了基于DNA六面体纳米结构实现循环肿瘤DNA同时检测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楠迪教授团队在利用DNA自组装技术构建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n ultrasensitive biosensor for dual-specific DNA based on deposition of polyaniline on a self-assembled multi-functional D
病原菌感染快速诊断研究取得进展
世卫组织专家估计,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会大幅增加。导致耐药菌出现和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治疗感染类疾病时存在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目前,病原菌感染在临床的检验流程如图1所示,需要3至7天才能从病人标本中分析出病原菌鉴定和抗生素药敏的结果。快速检测感染细菌的药敏特性对确保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和减少对广谱药物的需求发挥关键作用。那么,应如
Nat Commun:揭示T细胞借助微弱的驱动力检测外来入侵者的分子机理
2021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此前研究人员认为,作用于配体参与的T细胞受体(TCRs)的机械力会参与到T细胞的抗原识别过程中,然而这种机械力的大小、扩散程度及时间行为并未被很好地进行研究和定义。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Temporal analysis of T-cell receptor
Science:利用源自宿主细胞的非典型crRNA可实现Cas9的多重RNA检测
2021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CRISPR-Cas免疫系统通过CRISPR RNA(crRNA)的引导降解外来遗传物质。crRNA作为间隔重复序列单元被编码在这种系统的CRISPR阵列中。每个crRNA通常由对CRISPR阵列转录而来的前体进行加工而成,然后与这种系统的Cas效应核酸酶合作,直接裂解靶核酸。在作为Cas9核酸酶和许多CRISP
Nucleic Acids Research:Argonaute-PCR耦联实现低丰度突变基因的超高灵敏度检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冯雁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题为“Argonaute integrated single-tube PCR system enables supersensitive detection of rare mutations”的文章。该工作揭示了
Nature:新型人工智能系统或能改善多种人类复杂转移性癌症的诊断
2021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原发不明癌症(CUP,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是一组非常神秘的癌症诊断形式,即肿瘤起源的主要原发性位点并不能被确定,这对于科学家们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现代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原发性肿瘤;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来识别肿瘤的起源;然而基因组的检测并不总是能奏效,而且
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人工智能鼻息肉病理诊断最新成果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钦泰教授(通讯作者)团队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韩蓝青教授(共同通讯)和任勇研究员(共一),我校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邵春奎教授和陈健宁教授(共一),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附属第五医院洪海裕教授、附属第七医院孙悦奇教授等,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