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绿茶提取物影响AD相关淀粉样沉淀形成
2013年3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绿茶的一项新益处,能够防止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折叠。该蛋白的聚集与阿尔兹海默氏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Mi Hee Lim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近期PNAS上的文章称,绿茶提取物能够控制AD发病过程的金属相关Aβ聚集。
Cancer cell:新型核酸药物可以治疗扩散性乳腺癌
NfkB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参与调节了细胞的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存活等许多方面。同时,研究也发现在许多种的癌症微环境中NF-kB的非正常表达能够引起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癌症的扩散与侵染,这说明NF-kB是联系炎症反应与癌症的关键分子。目前有许多NF-kB的负向调节因子都被认为可能具有抑制肿瘤恶化的潜力。
:小核糖核酸-124a与脑神经形成有关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利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与脑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的形成有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小核糖核酸参与神经线路的形成,将有助于弄清癫痫和自闭症等疾病的原因。 小核糖核酸是一类不编码制造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
Nature:一种小核糖核酸与Ⅱ型糖尿病有关
英国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小核糖核酸与胰岛素耐受性相关,该发现或为开发Ⅱ型糖尿病新疗法提供思路。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名为“miR-802”的小核糖核酸分子在成年实验鼠体内的过度表达会使胰岛素敏感性受损,产生葡萄糖耐受不良,从而与过度肥胖和糖尿病等病症相关。
Nat Commun :死亡细胞释放核酸激活T细胞
免疫系统产生各类免疫细胞,有些是预编程以靶向免疫系统先前遇到的病原体,而有些则是“幼稚的”,并保留成熟或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以瞄准新的入侵者的能力。但是,导致这种差异化的触发器仍然知之甚少。
PNAS: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建立寡核苷酸突变疾病模型
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zinc-finger nucleases)在一细胞期的胚胎中进行基因打靶是一种高效的诱变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中。最近该技术被用在了基因插入和基因敲除上。 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制造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通过提供同源重组的模板,在Rab38基因上引入了寡核苷酸突变。Rab38基因编码一个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这些酶的作用是调节胞内囊泡运输。
:核酸氢键外或存在“秘密通道”供质子迁移
美国南加州大学和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ALS)最近发现,在氢键被封锁的情况下,质子也能通过一种完全不同的途径实现迁移。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 氢键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中连接着互补编码基因的碱基对,构成了各种蛋白质结构,在生物化学中很重要。
第一批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发布 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植物提取物行业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的缺失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及流通环节,没有标准就无法有效监管;在对外贸易环节,没有标准就没有主动议价权;一定程度上说,标准的缺失将导致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去年新《法检目录》调整后,出口没有标准的植物提取物企业更感觉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被禁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