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报道科学家发现蓝藻代谢与环境适应的新途径
4月9日,《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杨琛研究组题为The cyanobacterial ornithine-ammonia cycle involves an arginine dihydrol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动态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发现了一条新的代谢途径,并且揭示了
烟酰胺核苷具有神奇的降血压功效,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动脉
【该补充剂可促进健康动脉老化】对老年人进行的小型试验表明,每天补充一种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可能会改善动脉的健康和血压。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该补充剂称为烟酰胺核苷模拟了热量限制的一些影响,激活了几种相同的生物途径。热量限制的研究主要在啮齿动物和果蝇中进行,而在人类中并不那么多。研究表明减少三分之一的卡路里摄入量可延缓衰老进程并延长寿命。这项新的研究发现,服用烟酰胺核苷能显着改善轻度
干细胞疗法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慢性病之一,其治疗目前仍是全球医疗的棘手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胰岛素替代疗法是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饮食、运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其无法生理性调节血糖浓度以完全控制血糖稳定,也不能控制胰岛素过多或过少所引起的并发症,且不能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1]。胰岛细胞移植以其能够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优势为
Cell Host & Micro:科学家阐明李斯特菌诱发人类机体感染的新型途径
2018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李斯特菌(属)或会利用另外一种通路来进入到机体血液中,这或许就表明,此前我们所认为的良性的食源性致病菌或许非常危险。图片来源:Arun Bhunia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6亿人会患上李斯特菌病,其中42万人会因该病
这种导致高血压的“祸根”最可怕,再好的治疗方案都无法补救!
【盐会导致高血压,水果和蔬菜能挽救回来吗?】吃太多盐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这不是什么秘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即使我们的饮食中充满了有益健康的食物,这种联系仍然存在。研究人员说,盐引起的高血压不会被其他有益健康的饮食所抵消。在一项针对4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富含与低血压相关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并不能抵消摄入过多盐增加血压的影响。芝加哥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们最近在《高血压
JCI:新研究找到乳腺癌转移途径!
2018年3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可以根据某些特殊的模式转移到其他器官,这是一项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研究癌细胞DNA对病人乳腺癌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图片来源:Tom Misteli and Ka
Ionis反义核苷酸新药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Ionis Pharmaceuticals今天宣布,FDA为inotersen的新药申请(NDA) 颁发了优先审评资格。Inotersen是一种用于治疗遗传性TTR淀粉样变性(hATTR)患者的在研新药。ATTR是一种罕见的严重致命疾病。ATTR患者体内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因为蛋白质分子折叠异常导致蛋白在外周神经、心脏、胃肠道系统、眼睛、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
Endocrinology:FOXO1全面参与胰岛素介导的代谢和激素途径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岛素负责协调进食后机体内的复杂反应,影响着许多代谢和激素信号途径。FOXO1是胰岛素下游信号途径中的一个分子,能够驱动糖异生过程并受到胰岛素的抑制。为了进一步确定FOXO1是否还参与胰岛素发挥的其他作用,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胰岛素受体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FOXO1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和双敲除小鼠中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
美国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自我传播的途径
美国芝加哥大学通过计算机建模发现了艾滋病毒迫使细胞将病毒传播给其它细胞过程的细节。这项结果发表在2017年1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将为开发抗击艾滋病毒药物提供新的途径。艾滋病难以治愈,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在人体内自我传播的方式。一旦艾滋病毒感染了一个细胞,就会迫使该细胞在细胞膜外产生一个充满病毒的小胶囊,然后经过“萌芽”过程从细胞脱落,在人体内四处漂浮并感染更多的细胞。一旦进入另一个不知
研究揭示水稻耐寒调节新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局部温度异常直接威胁作物生产。对作物耐受低温的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基于分子设计的作物遗传改良工作的开展。目前,水稻耐寒信号转导途径框架业已建立,但其成员间的调节机制却知之不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率领的研究团队,针对OsbHLH002为核心的调控途径开展研究,揭示了调控水稻对低温响应和耐受的新途径。OsbHLH002是水稻bHLH转录因子家族一百多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