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实现核磁共振解析中等亲和力的配基和靶点蛋白作用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阮科课题组在核磁共振研究中等亲和力的化学工具分子和靶点蛋白作用模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9日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大博士生高佳和清华大学博士生梁鄂。蛋白-配基的相互作用模式是理性药物发现的核心。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受限于小分子的水溶性,而中等亲和力的先导化合物通常处于核磁中等交换尺度,导致结合界面的核磁共振信号谱线严

2017-09-01

韩国新型纳米MRI灯 助力核磁共振诊断

  来自韩国首尔基础科学研究所(IBS)纳米医学中心的CHEON Jinwoo教授领导了一支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MRI灯:只有某种标疾病存在的状态下,新技术平台才会“点亮”MRI信号。研究发表在了《Nature Material》上,这种纳米MRI灯可以克服现有MRI造影剂的局限。MRI(核磁共振成像)是现在一种很受欢迎的非侵入式诊断技术,并且,很重要的是它没有有害的

2017-07-26

核磁共振表示:你想多了!

我们常听人说一孕傻三年,意思是当女性怀孕后,记忆力会有衰退的迹象,常常丢三落四,通常我们叫此为“孕傻”或“婴儿脑”状态。不过,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之前有很多关于怀孕对认知功能的研究,但基本都是从激素

2017-03-24

金长文——北京大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动力学的核磁共振研究,核磁共振方法学

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动力学的核磁共振研究,核磁共振方法学

2016-07-26

吴季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蛋白质和核酸的核磁共振研究及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学研究,特别是蛋白质的结构测定及结构和功能关系,以及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蛋白质-配基相互作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中适于高通量结构测定以及代谢组学中的核磁共振方法学研究

蛋白质和核酸的核磁共振研究及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学研究,特别是蛋白质的结构测定及结构和功能关系,以及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蛋白质-配基相互作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中适于高通量结构测定以及代谢组学中的核磁共振方法学研究。

2016-07-26

田长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人类(或其他高等真核生物)的膜蛋白(主要是G蛋白偶连受体和离子通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发展优化应用于膜蛋白结构研究的液体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和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人类(或其他高等真核生物)的膜蛋白(主要是G蛋白偶连受体和离子通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发展优化应用于膜蛋白结构研究的液体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和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药理学,生理学手段研究人类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功能,结合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应用这些知识筛选,设计新的药物。

2016-07-26

施蕴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及计算生物学研究与重大疾病或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动力学与功能关系,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核酸、配基的相互作用。

用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及计算生物学研究与重大疾病或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动力学与功能关系,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核酸、配基的相互作用。

2016-07-26

史上最强“基因科技共振”,将由百迈客引爆!

由百迈客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会将于2016年10月17-19日在北京震撼开启。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讨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大数据的处理,展示我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2016-06-08

Science: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功预测个体大脑活性的差异

最近,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目前我们或许有可能利用游离状态的fMRI成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图像)来预测机体在行使特殊任务过程中大脑的活性。研究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他们的大脑扫描分析结果,同时他们也构建出了特殊模型来供后期研究使用。

2016-04-12

利用核磁共振快速筛查乳腺癌风险

Ultra-fast detection of breast density using MRT helps determine breast cancer risks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