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布最新版树鼩基因组注释
树鼩是一种与实验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灵长类的近亲。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约6周),饲养成本低,单胎产仔数较高(每胎2-5只)等特点,在某些方面有望替代非人灵长类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目前,树鼩已被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模型创建,是研究视觉系统与功能的很好的动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和合作者,对树鼩开展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第八届“树兰医学奖”名单揭晓!
备受医学界、科技界、教育界瞩目的第八届“树兰医学奖”颁奖盛典在杭州良渚隆重举行。突破分子肿瘤领域的难题,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詹启敏院士;提出了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分期的综合疗法,使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显着提高,奠基创新新药,造福万千患者的廖万清院士;以及国医大师,实现并保持我国中医体制学研究在国际的首创和领先地位,在
树鼩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策实课题组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ree shrew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树鼩的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进化特征。树鼩(Tupaia belangeri
Journal of Virology:研究发现树鼩细胞支持HIV-1复制但不能自然感染的分子机制
功能性受体及宿主限制因子是限制病毒跨种传播和能否构建HIV-1感染动物模型的关键因素,建立HIV-1感染动物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界基本上利用SIV和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展艾滋病发病机制、药物和疫苗研究。但SIV与HIV-1的基因组只有40%左右的同源性,不能完全模拟HIV-1感染人免疫反应过程。非人灵长类动物
Science:新方法构建细胞谱系树,重现人细胞发育的最早阶段
2021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生物学的一大奥秘是,单个细胞如何能产生普通人体所包含的37万亿个细胞,而且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专门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来重现细胞发育的最早阶段,从而产生如此惊人的细胞类型多样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arly devel
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树鼩APOBEC3限制HBV复制及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uman 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人类乙型肝炎的病原体,能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种临床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虽然目前有HBV疫苗,但对慢性HBV感染仍无有效治疗手段。HBV感染仍然是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缺乏合适的HB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发病机制和研发药物及疫苗的瓶颈。树鼩是灵长类
研究团队对CyTOF数据提出细胞分群方法的基准分析框架并给出方法选择决策树
CyTOF(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是一项采用金属同位素标记抗体,避免了荧光重叠和自荧光消除等问题的先进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测量数百万细胞中多达55种蛋白的表达量,使生物学家能够在同一批实验中获得单细胞水平的高维蛋白分析。CyTOF日益成为免疫学、癌症研究、药物发现、疫苗、干细胞和临床转化研究的主要平台技术。细胞分群是CyTOF数据分析的一个主要
第六届“树兰医学奖”揭晓 张伯礼、尚永丰获奖
2019年11月16日,被誉为中国医学界“诺贝尔奖”的第六届“树兰医学奖”颁奖盛典在杭州良渚文化发源地隆重举行。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保罗?乌利齐?文树德教授荣获“树兰医学杰出贡献奖”(奖金100万人民币)。张伯礼院士与尚永丰院士荣获 “树兰医学奖”(每人奖金50万人民币)。董海龙、任善成、郭国骥、杨海涛、郑元义、张英梅、张永辉、雷晓光、袁泉、王大燕10位青年才俊摘取“
研究破译构树基因组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又称纸皮树、肥猪树,为桑科构属多年生阔叶乔木,自然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是一种典型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植物。构树雌雄异株,种子数量多,易繁殖,生长快,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丰富,基因组紧凑,可作木本植物研究的模式材料。同时,构树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是一种多用途资源植物。然而,以往关于构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树纤维特点、制浆造纸的工艺、饲用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