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学院】EZH2通过诱导异染色质形成来沉默 microRNA-218的表达
陈扬超博士就胰腺癌高风险基因EZH2通过诱导异染色质形成来沉默microRNA-218的表达的报告内容。
Cell:揭示染色质调节蛋白特异性组合调控染色质活性
在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发布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关于影响基因功能的机制的新线索。Bradley Bernstein和Aviv Regev领导的研究小组集中研究染色质---与DNA相结合的促进基因表达的非基因物质---和协调染色质活性的特异性调节物,其中Bradley Bernstein是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也是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准会员...
Clin Can Res:科学家发现10个新型基因可预测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结果及疗法的有效性
来自雪松西奈塞缪尔Oschin综合癌症研究所(音译)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10个基因,这些基因或许可以指示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反应患者经治疗后的存活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
Molecular Cell:新调控模式将扩展对染色质调控范围
来自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SH2L Regulates Ubiquitylation Signaling to MLL: trans-Regulation of H3 K4 Methylation in Higher Eukaryotes”的文章,发现了一种新型调控模式:高等真核生物H3K4甲基化的反式调控(trans-Regulation)...
Nature:人成纤维细胞中的染色质相互作用
Hi-C是基于“染色体构形捕捉”(称之为3C,因为三个单词的首字母都是C)的一项基因组技术,能以没有偏颇的方式在整个基因组中识别长距离成环相互作用。
JBC:人皮肤细胞可转化为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
美国物理组织网(Phyorg.com)2011年12月2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利用干细胞再生牙齿组织过程中发现一种方法将人表皮最常见的皮肤细胞类型转变为含有干细胞类似特征的细胞。 称作角蛋白形成细胞(keratinocyte)的皮肤细胞组成皮肤最外层,能够从丢弃的皮肤组织或活组织检查样品中获取并培养。
JCI:19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近日,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临床调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文章称,位于19号染色体上reticulon 2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
Genet:胚胎发育中染色质修饰特异性组合决定增强子活性
称作染色质修饰化学标记(绿色)激活称作远程控制器的增强子(黄色),将一个基因(红色)开启或关闭。图片来自 EMBL/P. Riedinger。 当胚胎发育时,不同细胞中不同基因被打开以便形成肌肉、神经元和身体其他部分。在每个细胞的细胞核内部,称作增强子的基因序列发挥着类似远程控制器(remote control)的作用,打开和关闭基因。
Genet:首次揭示信号传导分子JNK直接调控染色质
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中心(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FMI)的研究人员与来自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 Zurich)生物系统科学和工程部门的同事一起合作开展研究,描述了信号传导分子(signaling molecule)JNK如何直接修饰组蛋白从而改变基因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