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批准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器上市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81.3%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血栓阻塞大脑中的细胞会失去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脑细胞逐渐受损并死亡,继而影响到患者的活动能力及语言机能,严重者可致患者偏瘫和死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行之有效的脑卒中超早期救治方法,但是对于
水凝胶可编程化智能变形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不仅有着纷繁多变的形态,而且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态。水凝胶由于其软、湿特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并被用于软体机器人、组织工程及药物递送等诸多领域。目前,水凝胶驱动器实现智能变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状记忆与驱动两种,形状记忆水凝胶需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并在外界刺激下通过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临时形状
创新与科技赋能慢病管理,赛诺菲打造智能糖尿病管理生态系统
2020年10月31日,第一届糖尿病诊疗创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十余位糖尿病领域临床专家,几十位医院领导,上百位医院医生,互联网医院、医保机构、医疗器械和科技公司代表以及赛诺菲相关领域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共同研讨糖尿病领域治疗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运用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打造一体化诊疗的更多可能。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智能给药系统
近日,发表在《先进材料》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罗格斯大学领导的一个团队发明了一种智能药物递送系统,它可以减少受损神经组织的炎症,有助于治疗脊髓损伤和其他导致神经紊乱的疾病。该药物递送系统包括一个多孔的可生物降解平台该系统使用可植入体内的纳米生物材料,还可以保护连接受损神经组织中神经细胞的神经纤维(轴突)。炎症通常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恢复过程中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发表的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阐述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 Med:开发出新型AI诊断工具 不需要进行检测就能预测COVID-19的感染风险doi:10.1038/s41591-020-0916-2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
Nature:科学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度和可再现性提出质疑!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利用人工智能系统来进行乳腺癌筛查的评估研究提出了异议,研究者Levi Waldron说道,我们对于那些用于卫生应用的人工智能算法缺少一定的透明度表示关切。图片来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在最
大肠杆菌新型宽范围木糖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合成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心清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Hal Alper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Design,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xylose biosensor in Escherichia coli us
罗氏达成18亿美元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新一代AAV载体
Dyno Therapeutics今天宣布与罗氏(Roche)达成一项合作和许可协议,将利用该公司的CapsidMap平台开发新一代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用于为罗氏和旗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发管线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基因疗法和肝脏定向递送的疗法。目前的基因疗法主要局限于使用少数天然存在的AAV载体,这些
Nat Biomed Engine: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如何利用视网膜血管扫描作为深度学习系统的数据源,从而教会该系统如何识别人群患心血
SERS液滴生化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大鹏课题组与中北大学教授熊继军课题组合作,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生化检测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陈大鹏课题组提出一种开放式SERS液滴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基底型SERS器件所需的复杂制备工艺问题,利用烛灰纳米链结构的多孔易断性,以滚动方式在基底形成具有丰富三维“热点”的SERS活性液滴,从而增强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