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揭示绿脓杆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晶体结构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可移动的金属β内酰胺酶的晶体结构,这就为新型抗生素疗法提供了一些思路。
JMCC:潘世烈等卤素硼硅酸盐紫外非线性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已在航天、能源、工业制造、医学、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探索和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JBC:滕脉坤课题组解析Shu蛋白的晶体结构
酵母的Shu蛋白复合物,是由Shu1、Shu2、Psy3和Csm2几种蛋白组成,它通过偶联复制后修复与同源重组,维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缺乏对Shu蛋白的生化及结构信息,它们在该通路中精确的作用还不明确。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滕脉坤课题组解析了Psy3-Csm2复合体在1.9 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表明,Psy3与Csm2主要通过一个疏水核心形成了一个异二聚体。
Nature:解析膜嵌入式H+转运焦磷酸酶的晶体结构
VrH+-PPase质子泵工作模型 H+转运焦磷酸酶(H+-PPases)是活跃的质子转运体,它通过水解焦磷酸(PPi)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梯度。 H+-PPases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首次发现于植物液泡膜,以及几种原生动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到目前为止,H+-PPases的三维结构以及质子转运的详尽机制还未可知。
NSMB:王大成等解析Hnt3-DNA复合物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s of aprataxin ortholog Hnt3 reveal the mechanism for reversal of 5′-adenylated DNA”的文章,研究成果由王大成院士研究组和江涛研究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解析出蓝杆菌中一种固氮相关蛋白的晶体结构
DUF269 (3NJ2)晶体结构。 来自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蛋白cce_0566的晶体结构,该蛋白被标注为DUF269,来自一种在白天和晚上拥有完全不同生活方式的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um)蓝杆菌51142,并且它也属于含有一个未知功能结构域的蛋白家族。
Nature:杨茂君等首次报道一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晶体结构
2012年10 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研究组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type-II mitochondrial NADH dehydrogenases(线粒体II型NADH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科研论文,首次报道了二型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Ndi1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生理功能和工作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PNAS:首次解析出一种致命性酶FDTS的晶体结构
2012年9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于近期在线刊登在PNAS期刊上的新研究中,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来自斯坦福同步辐射实验室(Stanford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oratory, SSRL)的明亮X射线解析出一种酶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来试图解析它的结构,但是都没获得成功。
JACS:晶体学和计算机模型技术揭示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和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定酶的结构,这种酶可以破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抑制抗生素发挥作用,这种抗生素可以抑制一系列的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