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uro Radiol: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是否有取代增强MRI扫描的可能性呢?

前列腺癌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在欧美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但有增长趋势。本研究为了评价T2WI和超高b值(b=20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不同年资放射科医生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准确性,并将结果发表在Euro Radiol上。

2017-08-15

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重磅级研究解读

前列腺癌是严重影响男性健康的一大隐患,其是美国男性第二致命的癌症类型,每年有超过26000名美国男性死于前列腺癌。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多种有效诊断前列腺癌发病的新型技术以及新型疗法,就在近期举办的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上,多个研究小组也发布了他们关于前列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那么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

2017-07-18

治疗男性“前列腺癌”的药物也可能用于治疗“乳癌”

乳癌是中国台湾地区女性发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近 2,000 人因而离世。“三重阴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更是其中较难医治的一种,目前仍未有标靶药物可用。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部分三重阴性乳癌肿瘤也有表现“雄性激素受体”,可望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癌”的药物加以治疗(注)。乳癌患者若“雌激素受体”高表现,可以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如 Tamoxifen

2017-07-17

哪些特征的男性患恶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

  根据新研究,男性个子高,体重沉,或两者均有的患侵袭性前列腺癌风险更大。新的研究表明,较高的男性和肥胖者具有更具侵袭性的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运作方式。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7个男人中约有1名男性在其一生中将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39人中有1人预计会死于该疾病。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一样,也可以使用治疗方法,但还有很多问题仍然可以回答

2017-07-14

Nature:组合疗法有望高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2017年3月11日/生物谷BIOON/---去势治疗抵抗性的晚期前列腺癌似乎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和靶向某些免疫抑制性细胞的疗法组合使用反应良好。这些免疫抑制性细胞经常与较差的病人预后和治疗抵抗性相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嵌合小鼠模型来测试一种组合疗法。这种组合疗法涉及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和靶向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

2017-06-30

Cancer:新技术可帮助鉴定男性前列腺癌相关基因突变

2017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前列腺癌是目前困扰男性的最严重的非皮肤性癌症,研究者们对于前列腺癌的遗传背景的了解却十分有限。来自犹他健康大学的研究者们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相关的遗传突变特征,这些结果或许能够帮助针对性疗法的改进以及评估患者亲属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杂志上。该文章的作者,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Pilié博士

2017-07-02

前列腺癌研究最新进展(第1期)

2017年6月29日/生物谷BIOON/---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2017-06-29

“一箭三雕”液态活检技术用于前列腺癌的精准医疗

来源:参考文献 1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一些国家仅次于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然而,前列腺癌的筛查方法一直十分有限,并且与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程度的不一致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逐渐验证,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应用,像液体活检之类的新型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指导医生的治疗方案中。日前,伦敦癌症研究所和皇家马斯登癌症中心的一组调查人员开发了一项“一箭三雕”的血液检测方

2017-06-21

PLOS Genetics:复旦大学王陈继研究组发现前列腺癌线粒体分裂调控新机制

2017年4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SPOP基因突变促进肿瘤的部分潜在分子机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晓锋博士和王洁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和余龙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线粒体是细胞主要的能量形成所在。线粒体的融合(fusion)与分裂(fission

2017-06-21

纳米科技与机器学习,一滴血就可以预测前列腺癌

左侧为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前列腺癌研究人员 John Lewis 博士,右侧为研究生 Srijan Raha。(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Alberta)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诊断方式,允许男性通过一种无痛的组织活检方式检测侵袭性前列腺癌。这种测试结合了独特的纳米技术平台,使得诊断只是用一滴血,并且比现有的筛查方法更加准确。这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