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与上海药物所共同开发抗肿瘤创新药
上海2012年11月21日电 /美通社/ -- 2012年11月20日,复星医药在上海宣布将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3个靶点的抗肿瘤创新药物。此次合作模式区别于过去“产学研联盟”较为松散的CRO模式,而是共同发展(Co-development),双方共担风险,共同拥有创新药物专利,共享成果和收益。
Biomaterials:开发出有效抵御耐药致病菌的短链合成聚合物分子
2012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致病菌克服我们当前的众多抗生素疗法,我们对新型的抗菌疗法的需要迫在眉睫,一系列基于合成高分子的抗菌制剂成为了治疗致病菌感染的希望,近日,来自A*STAR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新型的多聚物高分子可以有效抵御致病菌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iomaterials上。
浙江医药购“奈诺沙星”专利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浙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与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太景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技术授权及合作协议》,向太景生物购买其新药“奈诺沙星”在中国境内的专利权独占许可和相关新药技术,协议期限20年。
礼来在华重拳出击,全产业链格局规模彰显
苏州2012年6月1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2012年6月13日,礼来中国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建立的第二家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完全用于胰岛素和片剂的辅助包装。新厂的投产,使礼来成为苏州工业园这片制药企业集聚地上,惟一拥有两家工厂的药企;此前一天,礼来在南通宣布,向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美元增加股权,用于建立全新的仿制药生产平台。至此,礼来品牌仿制药计划正式浮出水面。
Mol Micro:姜卫红等揭示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的新机制
6月7日,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生态所姜卫红研究组的学术论文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ntibiotic biosynthesis by DraR-K, a novel two-component system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BMC Geno:刘爱忠等完成星油藤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星油藤 (Plukenetia volubilis L.) 又名南美油藤、印加果、印加花生等,是大戟科一种多年生木质藤本油料植物,其种子油脂可以食用。星油藤油与其他植物油相比其成分非常特殊,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油脂的93%,亚油酸(ω-6脂肪酸)和亚麻酸(ω-3脂肪酸)含量分别高达35%和50%。
默沙东与三星合作开发生物仿制药
2013年2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与三星Bioepis已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多个生物仿制药。根据协议,三星 Bioepis将负责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过程开发和制造、临床试验和注册。Merck & Co.将负责商业化。
迪安诊断遭持股5%以上股东复星平耀减持逾2%
迪安诊断(300244)12月1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12年12月18日,公司接到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复星平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关减持股份的通知。复星平耀于2012年12月10日至2012年12月18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9%. 本次减持后,该股东仍持有548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5.96%(生物谷Bio
引进美国Pure品牌,复星医药进军高端膳食补充剂市场
在逐步夯实核心制药领域的基础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持续创新,积极向大健康领域拓展。
揭药品回收黑色利益链:违法收药两年收入三百万
在不少城市的医院附近、街边、小区门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写有“高价收药”的小纸牌。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或农村,还能见到有人在自行车上挂着“收购药品”的牌子,堂而皇之地走街串巷。